国务院新闻办1月27日发布《中国的核应急》白皮书并同媒体交流,关于增量及有价值信息我们点评如下:l核电行业发展重视程度提升。本次出席发布会交流的是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局长、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许达哲、国防科工局核应急安全司司长、国家核事故应急办公室副主任姚斌,级别较高,我们一直强调安全问题是发展核事业的基础,通过建机制的方式向国内外传达中国“理性、协调、并进”的核安全观,积极发展核电行业。
2015年开始核电建设进程明显加快。”8686”的2015年,即2015年新批复建设核电机组8台,实际开工建设6台,在建机组投入运行8台,其中投入商业运行6台。总量上看,大陆在运核电机组合计30台,总装机容量2831万千瓦,世界排名第四,在建24台,总装机容量2672万千瓦,世界排名第一。全球核电建设进程在2011年日本福岛事件后基本进入停滞状态,2013年下半年始中国核电重启预期不断升温,但2014年仍未新批复新的核电建设项目,2015年连续新批复8个机组,建设进程明显加快。
2020年核电中长期规划完成概率大。在发布会交流提问中,许达哲再次确认了中国核电行业2020年运营5800万千瓦,在建3000万千瓦的目标,没有改变,我们认为按照目前的建设进度,要完成目标,2016-2020年将每年新开6-8个机组,也符合我们此前预期。
内陆核电放开正在论证当中。核电发展首先满足需求,东部发展在先,因此首先沿海布局,内陆核电发展要根据能源需求,目前“正在论证当中,主要是要确保安全为前提,我们也会借鉴世界各国已经运营的经验来考虑这个问题。”我们认为,内陆核电和沿海核电本质上并没有技术以及安全等级的区别,十三五期间放开内陆核电建设的概率非常大。
核电走出去成果显著。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中国和俄罗斯、美国、法国其他核能发展的大国都开展了合作,成果很多,和发展中国家合作也很多,包括巴基斯坦、南非等。中法英三国合作的英国欣克利角项目将成为国际合作的样板,“华龙一号”第三代核电技术也得到了业界普遍认可。未来中国的核电技术和装备输出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