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核电项目将密集上马背后的逻辑

核电项目将密集上马背后的逻辑

来源:新华网 发布日期:2015-05-25

  新华网北京5月21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朱诸)“到2015年底,我国运行核电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千瓦。预计2020年之前,我国还要新建核电机组3500万千瓦,平均每年新开工5至6台、新增投资1000亿元。”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徐玉明21日表示。
  随着我国沿海核电全面重启,未来核电项目密集上马已为大势所趋。而为何选择此时加快核电发展,对我国能源及经济带来怎样影响。新华社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数据显示,我国在运、在建和拟建的核电机组共52台,其中已投入运行23台,总装机规模为2140万千瓦。我国核电机组分布在8各省区、13个核电基地。
  根据我国《核电发展中长期规划》,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要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容量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目前,离这个目标还很远,因此,未来我国核电产业将迎来大发展。预计2020年之前,我国至少还要新建3500万千瓦的核电机组,平均每年开工5至6台,每年新增投资大概要1000亿元左右。”徐玉明说。
  徐玉明还表示,在2020-2030年期间,预计我国新开工核电机组数量将保持在6至8台。到203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将达到2亿千瓦,在电力装机中占比达到10%左右。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中国政府承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20%以上,要满足这一目标,核电发展至关重要,它可以同时满足替代量和成本问题。目前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以及生物质、地热等占我国一次能源的比例都很小,未来也难有较大提高,因此开发核电对中国是难以回避的选择。
  我国“富煤、缺油、乏气”的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一次能源中以煤为主的状况将长期存在。但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模式给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而未来中国将面临越来越严峻的节能减排压力。
  “随着中国城镇化、现代化的发展,对电力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比现在增加一倍。而核电作为清洁高效的能源选择,必将成为未来能源的重要支撑。”徐玉明说。
  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贺禹也表示,核电因为不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氮的氧化物,不会造成温室效应和酸雨,从保护环境角度来看,发展核电应成为战略选择。
  此外,有地方能源局负责人表示,核电建设的投资大、拉动强,对于地方经济和相关配套产业的发展、解决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均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未来核电发展的方向,徐玉明表示,未来核电技术自主化是我国核电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一环,以华龙一号、AP1000和CAP1400为代表的三代核电技术将成为我国未来核电规模化发展的主流。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