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生产出“第一桶铀”

我国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国铀一号”示范工程生产出“第一桶铀”

来源:中核集团 发布日期:2025-07-14

7月12日,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的中核集团“国铀一号”示范工程顺利生产出第一桶铀产品。“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产能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天然铀产能基地,具有绿色、经济、智能、高效的特点。该项目于2024年7月12日开工建设,一年时间即生产出产品,创国内天然铀产能项目建设新速度。国家原子能机构系统工程司司长黄明全、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融办副主任刘延军,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军利等调研了“国铀一号”建设现场。

6400.jpg

作为我国核地矿事业70年来规模最大的天然铀产能项目,第一桶铀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铀资源开发正式迈入绿色安全、智能高效的新时代,建成后将为国家能源安全与核工业发展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同时也将大幅度提升我国天然铀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6400.jpg

“‘国铀一号’示范工程是我国第三代铀矿采冶技术体系的重大实践成果。它构建了以‘绿色环保、远程管控、智能分析、高质高效’为核心的现代化铀矿山生产要素,成功打造了新一代的智慧矿山标杆。通过采矿全流程的数字化与智能化分析,实现了铀矿开采的可预测、可控制。”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人表示。该项目突破了关键技术瓶颈,成功解决厚含矿含水层强还原矿体、低品位高渗透矿床、溶浸流场再造等砂岩铀矿地浸开采核心技术难题。革新开发效率,研发“数字建井”技术,较传统成井工艺,铀浸出效率提升一倍以上。构建智能体系,首创“数字原地浸出可视化高效采铀”体系,颠覆国内传统地浸模式,建立了“资源数字化管理+数字建井+可视化高效浸出”的精准高效新模式。提升资源回收,创新“定向”成井工艺,实现对地下铀矿物的精准浸出,显著提高资源回收率。

6400.jpg

该项目引领了我国铀资源开发产业模式的全面升级。首先是首创远程智能管控。建成国内首个地浸铀矿山智能化远程管控中心,将传统生产运行模式升级为“千里之外,一键采铀”的远程管控新模式。该系统集成工艺控制、生产数据收录和视频监控功能,大幅减少现场作业人员(自控人员可精简一半以上),实现集中统一高效管理,为“智能化、少人化”智慧矿山建设树立了典范。其次,驱动数据智能决策。 建立地浸大数据智能分析中心,通过对海量生产数据的采集、存储和挖掘,精准分析抽注液量、铀浓度及关键元素变化趋势,预测浸出条件变化影响,并制定优化解决方案。这不仅实现了生产的精准控制和节能降耗,更为核心生产战略规划和科学决策提供了强大支撑。中国铀业负责人表示:“‘国铀一号’示范工程的引领效应,将有力驱动我国天然铀产业在技术创新、装备研发、工艺优化等关键领域实现更大突破,全面提升行业的整体竞争力与国际地位。”

6400.jpg

以往我国铀矿开发主要集中在南方火山岩型、花岗岩型铀矿,近二十年来,北方砂岩型铀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由此,“中国铀都”开启了由南向北的大迁移。特别是在2023年,我国发布十大铀矿找矿成果,预测超过280万吨铀资源,主要的铀资源就集中在北方砂岩型铀矿,其中鄂尔多斯盆地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铀资源基地。


目前,全球核能迎来全面复兴,我国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总规模居世界第一。“国铀一号”技术将全面应用、加速推广到松辽、二连、鄂尔多斯、伊犁等我国北方盆地铀资源开发,支撑建成一批新的铀矿大基地,全面保障核能发展对铀资源的需求。未来,“国铀一号”技术将“走出国门”,推广到世界铀矿山,保障全球核电安全有序发展。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