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专家点评  > 卢铁忠:核,亟需一张绿色“身份证”

卢铁忠:核,亟需一张绿色“身份证”

来源:中国核电 发布日期:2024-03-10

640.jpg

“去年的10月1日,全球首个碳关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开始试运行,并且已经明确2026年1月1日正式起征。那么,对我们国内出口企业而言,使用绿电已经迫在眉睫。‘双碳’目标达成期限已经是肉眼可见的越来越近,然而在当前绿电交易、绿证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中,核能绿色低碳价值尚未被明确。”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卢铁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直言这是他作为环境资源界别的全国政协委员非常担忧的一点。“未来,还要进一步推动核能全面纳入我国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他表示。


事实上,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十几位代表的共同发声让核能申请绿色“身份证”无疑成为能源领域内最受关注的话题之一。那么,一张“绿证”为啥是当前核能加速发展的必备“通行证”?核能取“证”对我国“双碳”目标达成有着怎样的价值和意义?在全球核能“绿”不“绿”都没有定论的前提下,中国率先发声究竟有无必要?卢铁忠为我们一一作答。


达成“双碳”目标,


核能这“一角”不可或缺


记者(以下简称“记”):您如何看待核能产业在现阶段国家低碳转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价值?


卢铁忠(以下简称“卢”):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建设美丽中国,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根本在于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促进全社会绿色低碳意识提升、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是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民族复兴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核能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基荷能源,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开展核能综合利用,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与低碳转型的关键能源品种,是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


2024年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强绿色电力证书与节能降碳政策衔接 大力促进非化石能源消费的通知》,提出实施可再生能源、核电等非化石能源不纳入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国家已经开始探索核能的绿色低碳属性和价值。


在我看来,核能产业在现阶段国家低碳转型中的地位就是“不可或缺”。


首先,核能具备明确的绿色低碳属性。核电是一种高质量、高密度、零排放的清洁能源。1千克铀235核裂变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700吨标准煤,且不排放二氧化碳。核电全产业链温室气体排放水平与水电、风电相当,仅是太阳能发电的五分之一,比煤电低约2个数量级。它的清洁、绿色属性是显而易见的。2023年,我国核电发电量约为4334亿千瓦时,与燃煤发电相比,核电发电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2亿吨,相当于植树造林130万公顷(约8000个香山公园的景区面积)。


其次,核能有助于实现供应安全前提下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核燃料能量密度大,成本相对较低,易于较大规模长期储存;核能安全高效、基本不受自然条件约束,能够365天不间断运行,持续稳定提供高品质电量,适于承担电网的基本负荷,维护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认可核能的绿色低碳属性,有助于核电与可再生电力协同,为两高行业提供既稳定可靠且绿色低碳的电力供应组合。而且,核能供电的同时还可以开展供暖、供汽、制氢等核能综合利用,也有助于工业、建筑、交通等高排放领域的深度脱碳。


全球气候治理,


绿色低碳担当中国有底气


记:在当前绿电交易、绿证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中,对核能的绿色低碳价值的普遍认可度如何?这样的认知度与核能产业在这方面可发挥的作用是否匹配?


卢:核能是最高效能的清洁能源,然而,在当前绿电交易、绿证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中,核能的绿色低碳价值在全国甚至全球都尚未被认可和明确。而一旦明确了核能的“绿色能源”属性,就可以让包括用户在内的各方清晰了解到核能低碳的特征,而社会各界思维认知的改变,对于核能产业的自身发展以及继而产生的对“双碳”目标实现的巨大助推作用都至关重要——核能是当前全球多国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支柱能源之一,这个理念亟需深入人心。


目前,我国核电产业在技术、体量等方面,都完全有能力、有义务去促成对核能绿色属性的认证。如果我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完成认证,相信会很快在世界范围内就能掀起认证核能具有绿色低碳属性的高潮。


记:您刚刚提到,“我国核电产业在技术、体量等方面,都完全有能力、有义务去促成对核能绿色属性的认证”。您能再详细阐述一下您所理解的“有能力、有义务”吗?


卢:从发展规模上说,目前我国在运机组55台,装机容量5730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二,在建机组装机容量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核电建造上,我国出口巴基斯坦的“华龙一号”项目实现69个月的三代核电建造最佳业绩,远超美国、俄罗斯、法国等国家的核电设计、制造及建造水平。核电运行上,我国创建了中国式核电“卓越运行模型”,机组运营指标位已连续多年位于WANO排名先进行列。去年6月,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对全球所有机组综合打分,我国55台机组平均97.51分,综合指数排名全球第一。现在,可以骄傲地说,中国的核电运营水平“领跑”全球。


从技术品牌角度而言,我国核电站的自主设计能力、建造水平已进入世界第一方阵,自主设备供货能力大大增强。除了“华龙一号”和“玲龙一号”之外,中国核电还有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和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核电在核反应堆设计与实验、铀矿勘查与采冶、高温气冷堆、聚变堆、核工程建造技术等领域近半数专业的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我国核工业科技水平已实现从跟跑、并跑,到局部领跑的转变。


所有这些,就是我们的“底气”。率先明确并认可核能的绿色低碳属性与价值,可以提升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话语权。我国率先向核电电力用户颁发绿色电力消费凭证、向核能发电企业颁发绿色电力证书、开发核能项目碳减排方法学,激励全社会使用核能、推动国家发展方式的绿色低碳转型,可以进一步提高我国在国际社会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的话语权,讲好核能参与能源治理的中国故事。


与此同时,通过国际合作,进一步促进国际社会对核能绿色低碳属性的认可。与核能领域的国际组织合作,推动核能作为低碳能源消费的国际互认,丰富全球绿色低碳体系的内涵,有助于我国在国际贸易中规避关税壁垒并赢得主动,在国际碳减排行动中发挥引领作用,能够帮助出口企业树立绿色形象以及应对碳关税提供支撑,从而在全球化的绿色经济中获取更多的机会和竞争优势。


释放活力,有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


记:您认为在低碳转型中,核能产业如何发展,才能更加合理、高效地发挥作用,从而加快核能促进我国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步伐?


卢:首先,正如我刚才所说政策的鼓励与刺激作用是巨大的。利用市场机制能够激励全社会消费绿色电力、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核能是重要的绿色低碳能源,认可和明确核能的绿色低碳价值、推动核能全面纳入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有助于全社会进一步提高绿色能源消费意识,减少发电过程碳排放量与环境污染,助力“双碳”目标早日实现。


此外,核能产业技术密集、投资规模庞大、产业链长和国产化率高。将核能全面纳入绿色低碳政策体系,有助于进一步释放核能相关产业的科技创新活力,从而深度整合提升我国相关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形成以核能为核心驱动力的产业链系统,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记:当前,“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在各行各业都引发了关于本产业升级转型的深入思考。那么,您认为核能领域要如何发展和培育新质生产力?


卢: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必由之路,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具体到核能领域,我认为关键还是要在科技创新方面下功夫,围绕工业以及人类生命健康需求,探索核能多用途利用,不断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潜力和价值。


比如,在公众的认知中,一直认为核能只能用来发电,但是我们早已开始探索核能的多元利用。举个例子,中核集团和清华大学共同研发的高温气冷堆,其蒸汽温度可以达到540摄氏度,刚好适配于石化行业的用汽参数。目前石化行业的工业用汽主要来源于火电,未来如果我们使用核电替代火电向石化行业提供工业蒸汽,可以进一步减少碳排放。例如3月2日,全国首个工业用途核能供汽工程,中国核电旗下田湾核电蒸汽供能项目正式开启联合调试大幕,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为连云港石化基地提供480万吨工业蒸汽,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烧标准煤40万吨,等效减排二氧化碳107万吨、二氧化硫184吨,同时每年为石化基地节省了70多万吨碳排放指标。——通过科技创新,去探索全新的用途领域,我认为这就是推进新质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再比如,我们也在利用核技术生产同位素。比如我们在秦山核电基地生产同位素钴-60。此前,我国的钴-60大多需要进口,但是目前我们已可满足国内100%医用钴-60的需求,可以说创造了非常好的社会价值。


当然,核能还有其他很多用途,核能技术本身的发展也有很广阔的探索空间,需要我们从业者共同努力去提升开拓。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