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 发布日期:2008-05-26
●核能作为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最新成果为人们提供了廉价清洁的新能源,但21世纪核能的可持续发展,不仅取决于技术的进步,更有赖于公众对核能的接受性。
●以往许多人认为,公众对核能的争议是对技术的不了解、缺乏理性的表现,因此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向公众普及核能知识,加强沟通等方面;但实践中却发现,以技术上的观点和评价去改变公众看法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持续的核技术的改进并没有带来公众接受性的改善,其原因在于公众与专家对风险的理解存在根本差异。
公众态度“左右”核电决策
在日前举行的以“核与辐射安全控制:工程技术与人文科学的结合”为主题的第277次香山科学会议上,中国核学会高级工程师刘长欣介绍说,核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入民用领域,被认为是继化石能源之后新一代高效经济的能源。从那时开始,各国都以极大的热情开始了核电站的建设。比如,在短短十余年的时间里,美国核电机组就迅速达到上百台,订货最多的一年超过30G。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石油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发展停滞、电力需求大幅度减少,再加上美国于1979年发生三哩岛事故,瑞典、澳大利亚、丹麦等国纷纷停止核电站建设。进入21世纪,随着能源供应趋紧以及现有核电机组保持的相当长时间的良好的运行记录,东亚国家和美国、欧洲等正在计划建设新的核电机组。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张作义指出,国际上已有的有关核电由盛转衰的分析表明,虽然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放缓、低价天然气大规模应用等对核电的停滞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比较普遍的观点是,公众反对才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决定停止发展核能的国家中,有些是直接由公众投票淘汰核能的,如瑞典、瑞士、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国家;有些是以反核政党得到公众支持上台后,由政府作出决定淘汰核能的,如德国、比利时、西班牙、荷兰等国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将公众态度与核安全、经济性、燃料循环与核扩散等并列为影响核电未来的主要因素之一。
研究人员认为,公众态度对一个国家核能发展的政策、技术、经济性等问题都会产生影响。在政策上,国家决策不仅要考虑经济成本,还要考虑社会成本。如果公众对核能存在较大争议,甚至引发冲突,其所造成的巨大社会成本是政府在进行换能决策时不得不考虑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技术上,为了满足公众对安全的要求,政府会制定更严格的安全法规,提高安全目标。在经济上,由于公众反对,一些核能项目会在公众的反对和质疑声中被拖延或中止,同样也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我国公众核能支持率超过80%
核能的公众接受性是指公众对发展核能的看法和接受程度。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从2002年开始到2006年,对我国公众核能接受性情况进行了连续五年的调查。调查显示,我国公众目前对国家发展核能非常支持,特别是最近三年,每年的支持率都保持在80%以上。
一般来说,公众对核能的知晓程度、对核能发展的态度以及对核能安全的评价,基本上反映了核能的公众接受性状况。调查显示,我国公众对核能问题的知晓程度比较低,76.3%的被调查者对核能问题“只是听说过,但不太了解”或“很不了解”。71%的人认为我国核能科普知识“很少”或“比较少”。在对核能的发展态度上,80%的公众目前对国家发展核能非常支持,但公众对在当地发展核能的支持率大都在50%以下。
安全仍然是公众最关心的因素,调查显示,32.4%的人认为“安全”是能源选择时应首先考虑的因素。在对核安全的看法中,认为核能“非常危险”和“比较危险”的占26.2%,说明我国公众对核能的安全性是基本认可。但绝大多数人认为,一旦发生核事故,其后果将十分严重。
专家介绍说,美国是利用核能最早的国家之一,从核电发展之初到现在,历届总统大都非常支持核能发展。2001年,美国Gallup的调查结果是51%反对、44%支持。但历次调查还发现,虽然美国公众反对新建核电站,但他们对核能未来的作用多数持积极态度。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的情况也与美国相似。
公众接受性并不完全取决于技术
刘长欣等认为,虽然核能的公众接受性问题源于对核能安全和废物处理的担心,但并不完全取决于技术因素。以往许多人认为,公众对核能的争议是对技术的不了解、缺乏理性的表现,因此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向公众普及核能知识,加强沟通等方面;但实践中却发现,以技术上的观点和评价去改变公众看法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持续的核技术的改进并没有带来公众接受性的改善,其原因在于公众与专家对风险的理解存在根本差异。专家是通过计算来得到风险大小的,而公众对风险的看法并不主要取决于风险的技术统计数值,而是受到很多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核能的公众接受性是一个涉及社会、技术、心理、公共管理等多个领域的交叉性课题。因此,要改变核能的公众接受性,首先就要理解公众对风险的认知规律,并使核能的技术安全目标也符合这些规律。
由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差异,各国核能接受性不尽相同。核能公众接受性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至今仍未走出低谷。国际原子能机构对全球18个国家18000人进行的一项大范围的调查显示,62%的被调查者同意现有核电站继续运行,但59%的人反对建设新的核电站,相对而言,韩国、印度、美国等国家对新建核电站的支持率较高。专家认为,中国的核能发展正处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之中,因此一方面要珍惜这个环境,加快我国的核电事业发展;另一方面,也要高度重视核能公众接受性问题研究,加强社会学理论研究、民意调查、核领域的沟通,鼓励公众参与决策,只有通过技术和非技术的共同作用,我国核电事业的持续发展才会得到保证。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