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际核讯  > 为什么需要重启核电?

为什么需要重启核电?

来源: 碳峰研究院 发布日期:2023-03-03

国际能源署表示,要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核能容量需要翻一番。而核裂变是产生核能的过程,在产生丰富电力的同时,温室气体的排放基本为零。

微信图片_20230303082124.gif

根据牛津能源研究所的数据,核能容量要想翻一番,在未来八年内,就需要世界建造 235 座新反应堆,才能在2050年之前实现净零反应堆。这无疑是个艰巨的任务,但除此之外,还面临着另外一重阻碍:世界上最大的多边绿色能源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历来不愿意投资于核能,自1959年以来就没有资助过一座核电站。因此,在缺乏世界银行资金的情况下,有关核能项目的大部分国际融资都来自于俄罗斯和中国的国有银行,这使得俄罗斯和中国公司成为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主要核技术供应商。


尽管世界银行的做法避免了国际争议,但俄乌冲突后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飙升,使得全球对核电的需求激增。为了加速净零排放的转型,遏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世界对核能的看法已经发生了改变,世界银行也应该转变观念。


重启核电


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件逐渐淡出在大众眼中,日本正在计划重启核反应堆;法国、荷兰和英国都宣布了建设新的核电站的计划,瑞典也在考虑当中;美国联邦政府预计将在未来十年向核能行业注入约400亿美元,私人对核能的投资也在激增;欧盟现在也允许将核能标为绿色投资。

微信图片_20230303081731.png但传统的核电站建设历来是一项重大的国家工程,其成本经常高达几百亿美元,而所谓的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则允许采用更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更易于管理的融资方案。这对发展中国家尤其重要,它们必须弄清楚如何在扩大电力供应的同时,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国际能源机构估计,由于人口和收入的增长,以及获取途径的改善,非洲对能源的需求到本世纪末将猛增三分之一。

00.jpg

虽然世界银行对可再生能源的支持增加,帮助发展中经济体走上了碳中和的道路,但大多数国家仍然依赖燃煤电厂和天然气来生产基本负荷电。为了摆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就必须用不依赖天气条件的低碳能源来补充风能和太阳能。将可再生能源与电池存储相结合的方式和地热能都可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但是这两种方式的成本都过高,且地热能有局限性,仅限于靠近地球表面有地热的地区。


因此,如果没有核电,将很难取代其化石燃料的基本负荷。


世界银行资助核电未来


西方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退出了核能领域,这使得俄罗斯成为国际上反应堆、服务和核电项目融资的主要供应商。但这两年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且由于国际发展机构倾向于跟随世界银行的领导,发展中国家能源基础设施项目的私人融资往往也取决于多边贷款人的风险缓解政策,因此世界银行应该扭转其对核电的立场,帮助扩大低碳能源供应,同时加强全球安全。


世界银行必须仔细评估拟议的核能项目,以确保它们符合适当的技术和可持续性标准。在去年的 COP27 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工业化经济体(除了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承诺向发展中国家支付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和损害”。但与其为“气候变化造成的损失和损害让发展中国家里每个受影响的人能分到几分钱”买单,世界银行及其资助者应该将这数十亿美元作为低息贷款,用于由安全、非来自专制政府的供应商实施的核项目,帮助这些国家以安全可靠的零碳电力摆脱能源贫困。


气候危机也为能源改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动力。美国、德国、G20专家小组和巴巴多斯总理Mia Mottley都呼吁加强世界银行的能力,以支持发展中国家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并为此调动私人融资。


结语


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并实现更安全、更可持续的未来,一个全面的绿色能源战略是必不可少的。


核能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多边绿色能源金融机构,世界银行应该大力支持将气候目标与发展目标相结合,重新考虑其投资策略,大幅增加新的能源生产以实现全球经济复苏,保障全球能源安全。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