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专家点评  > 张东辉: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快堆

张东辉: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快堆

来源:中国核工业报 发布日期:2016-06-23

  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日前召开的2016年度工作会议上,院副总工程师、国家能源快堆工程研发(实验)中心副主任、示范快堆总设计师张东辉被授予院“十二五”突出贡献人物荣誉。而在原子能院,他与快堆结下的不解之缘早已传为佳话。

  最美好的青春融入最美丽的风景

  早在1992年即将大学毕业的时候,张东辉就获悉,由原子能院牵头负责的国家“863”计划快堆项目即将立项。他立刻对这个崭新的项目产生了兴趣,并成功地考上了原子能院的研究生,师从原快堆工程部副总工程师陈逸少研究员。从研究快堆钠沸腾的硕士课题开始,张东辉迈入了快堆这个新领域的大门。

  然而,有一段时间,快堆项目由于难度大、成本高,曾经一直处于按兵不动的状态,一些年轻人耐不住这样的“蛰伏”,纷纷调到别的单位,有的甚至干脆转行。

  “那时老专家们一直给我们做工作,说快堆是世界核能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863’重点支持的项目,快堆项目不会取消的,希望大家坚持下来。我也认为快堆是非常值得干的。”张东辉轻描淡写的话语背后,蕴含着他执着的坚持。

  1995年12月,我国第一座快中子反应堆——中国实验快堆批准立项,快堆事业的发展终于走上了快车道。1997年,按照项目进度计划开始编制中国实验快堆的安全分析报告。有一天,张东辉的博士导师、时任中国实验快堆总工程师的徐銤问他:“现在工程任务很紧,需要编写安全分析报告,你有什么想法?是想参与到工程中来,还是先把博士论文做完,毕业之后再参与?”张东辉几乎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干工程。尽管他为此博士延期了一年毕业,却依然觉得非常值,因为“毕业是个人的事,干快堆则是国家的事,是在干事业”。

  干事业!这三个字不仅是张东辉的心声,更是整个快堆团队的真实写照。在实验快堆的建设过程中,经费紧张时,他们全体降薪,毫无怨言;任务繁重时,他们加班加点,节假日无休;遭遇挫折时,他们积极面对,百折不挠。

  “快堆这个团队中,每一位职工都非常有事业心。每个人憋着一股劲,冲着一个目标,那就是要把实验快堆建起来!”讲到快堆团队,张东辉言语之中充满了自豪。

  2011年7月21日10时,中国实验快堆首次并网发电,中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系统性掌握快堆技术的国家之一,标志着我国核能发展“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二步取得了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在四代核电技术研发方面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

  从一名研究生到中国实验快堆工程部总经理,从青春洋溢到华发渐生,张东辉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贡献给了中国实验快堆。回首实验快堆的建设历程,可谓百折千回、峰回路转,而只有坚持走到最后的人,才能看见最美的风景。

  自主研发的选择为了毕生的追求

  实验快堆既已建成,下一步便是要开始进行示范堆的建设。由于中外合作路线暂时走不通,另一条自力更生的路线浮出了水面。自主化的关键在于设计自主化,也就是自主选定设计目标,确定技术方案,选择技术参数,确定关键设备的功能和指标,把技术决策权真正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快堆团队要啃下“自主设计”这块“硬骨头”,作为示范快堆的总设计师,张东辉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

  为科学选择堆型方案,张东辉组织团队开展了方案论证工作,先后提出多个备选方案;组织召开多次专家会议,研讨、权衡各方案之间的利弊,以期从中选定最佳方案。

  “考虑到技术成熟性,示范堆的技术方案应该更多地参考实验快堆。因为实验快堆是有数据的,如果方案变化太大,能借鉴的东西就很少,可能得先研究个十年八年再建,那时间就拖得更长了。所以在快堆发展‘三步走’之间,要相互有继承性,这样才能保证以最低的风险、最快的速度抵达商用堆那一步。”张东辉说。

  在平衡考虑安全、经济、核燃料循环产业配套及工业示范性等方面后,专家们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自主研发60万千瓦的池式钠冷快堆。快堆,在自主化的道路上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示范快堆项目对于原子能院和整个快堆团队来说,既是历史机遇,又是重大挑战。如今,项目建议书已经编制完成,并得到有关方面的认可,只待最后批准。初步设计工作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并计划在2016年底完成。示范快堆相比实验快堆,在很多方面有了质的突破,比如:反应堆所用燃料从进口的二氧化铀燃料变为我国自主研发的MOX燃料;主泵、控制棒驱动机构等关键设备,从依靠进口变为在国内研发、设计、制造。

  关于快堆,张东辉有着强烈的期盼,“快堆技术是一门非常灵活的技术。既可以做成百万千瓦级的电站,也可以做得很小,供海岛发电、制造淡水;既可以放在地上用,也可以放在天上用。希望快堆能够早日实现工业化推广,保障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真正把核能对人类的贡献发挥出来。”

  对于自己的追求,张东辉曾幽默地说:“徐銤院士接受采访时说过,他这一生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快堆。徐老师是我毕生的榜样,我估计我这辈子也就只干快堆这一件事了!”(虞莉婷)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