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捷克CEZ能源集团负责核电厂建设的总监乍沃德斯基(Petr Zavodsky)收到了造价300亿美元的5座新核反应堆项目的竞标。投标的三家公司包括日本东芝所属的西屋公司、法国阿尔法公司、以及俄罗斯国营核电建设出口公司与捷克斯柯达JS公司的联合体。(1美元约合6.35元人民币)
作为中欧最大的能源机构,捷克国有的CEZ集团计划在该国与奥地利交界的特美林核电厂新建两座反应堆,在与斯洛伐克交界处建两座,在捷克东部的杜克瓦尼核电站建一座。
然而,在日本核事故后,德国加紧淘汰核电工业,意大利也暂缓所有的核电项目一年,但捷克却没有任何放慢的迹象。捷克总理内恰斯(Petr Necas)表示,他无法想象关闭核电厂,这样会给经济带来巨大的压力。
一位在日本东京电力公司总部进行反核电抗议的示威者。
路透社称,毫无疑问,福岛核事故将会改变捷克政府对新核电厂安全性的看法,进而影响竞标结果。乍沃德斯基对路透表示:“我们将会分析日本的事故,在竞标中把分析中对核电供应商的推荐意见加以参考。”
日本核事故前,全球共规划或拟建300多座核反应堆。而现在,虽然发达国家可能冻结或者减少对核电的依赖,但印度、中东和东欧等新兴市场国家仍将继续核电项目。随着核电项目数量减少,新项目的竞争也会日趋激烈。
保住“老客户”
一座核电厂的造价动辄就是几十亿美元,整个核工业的价值可高达数万亿美元,这也就不难理解大核电公司为何要想尽办法保住所有的客户。
2011年3月15日,福岛核电站第一座反应堆建筑爆炸后3天,俄罗斯总理普京就飞到白俄罗斯,重新恢复那里价值90亿美元的核电厂项目计划,表示俄罗斯拥有先进的技术确保“无事故”运行。次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莫斯科会见土耳其总理埃尔多安(Tayyip Erdogan)时,呼吁加快俄罗斯在土耳其价值200亿美元的4座核电厂项目。
无独有偶,法国对此也持相似态度。法国拥有58座核反应堆,80%的电力来自核电,是全球核电依赖度最高的国家。法国总统萨科齐在福岛核事故后的首次政府内阁会议上表示:“核能是法国能源独立的基本保证,也是减少温室气体的手段。”
美国核能业同样进行了公关。该行业的主要游说团体美国核能研究所在福岛事故3天后,就向100到150名美国国会议员的助手介绍了事故情况,以确保政策制定者能准确理解事实。
国际原子能机构表示,上个世纪70年代,全球每年在建的反应堆数量至少有30座,到90年代和2000年初下降到10座以内。截止2008年,运行中的反应堆总数达到438座,与1996年持平。而2008年全球新建10座新反应堆,创1985年以来的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