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发布日期:2011-04-11
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接触天然辐射
应关注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编者按
日本福岛核事故引发的话题依然受到公众关注。今天,我们邀请了我国核电领域权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核集团科技委副主任叶奇蓁,来回答读者朋友关心的三个问题:一、有那么多预置的安全措施,为什么福岛核电站最终仍然面临“焦头烂额”的局面?二、针对福岛发生问题的环节,我国核电设计时是否有相应的对策?三、我国核反应堆的安全靠什么来保证?
问题一:
福岛为何“焦头烂额”?
记者:许多读者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既然有那么多预置的安全措施,面对突发事故,福岛核电站为什么最终仍然面临“焦头烂额”的局面?
叶奇蓁:核电站设计的时候,对环境安全还有三项基本要求,第一条,反应堆一旦出现故障的时候,反应堆要停下来。第二,反应堆余热要导出。核电站唯一跟锅炉不一样的地方,就是锅炉停止燃烧就没有能量了,最多红颜色烫手而已,核电站却继续发出一些余热,大概是原功率的6.6%左右,还要把这些能量导出来,继续冷却。第三,把放射性物质包容在安全壳内。如果遵守了这三条原则,即使发生任何事故,也不会对环境发生影响。福岛做到了第一条,但后面两条没有做到,这就是它产生的问题。
我们来回顾一下整个事故的过程。福岛第一核电站有六台机组。1号机组是按照0.18g(g指地面重力加速度)设计的(现在核电站设计是按地面加速度的力度来衡量的,跟常规的地震烈度不一样,按地面加速度就可以比较严格地按照力学原理,来计算建筑物、设备、管路等能不能承受某个地震烈度),其余机组按0.45g或者0.46g设计。3月11日,日本强烈地震引发了海啸。这次9级地震相当于0.52g,超出了设计标准。
地震发生后,福岛第一核电站安全系统正常启动。首先安全停堆,安注系统和应急堆芯冷却系统立即启动,在厂外电源丧失的情况下,应急柴油机也正常启动。也就是说,海啸之前,核电站的运行是正常的。第一是停堆,第二冷却系统启动起来,把余热导出去。
但是,第一核电站海堤设计高程是5.7米,而这次地震引发的海啸在福岛核电站地区是14米,这就使应急柴油机房进水,一小时后停止运行。此时,仪控系统改由蓄电池供电,设计容量只能维持8小时。
13小时以后,移动发电机到达,但是因为配电装置在底层,被水淹了,无法接通,直到3月12日15时还无法接通,改接新电源线给水泵供电,但这个时间已经晚了。超设计的海啸高程导致全厂断电,没有外电源,也没有内部的应急电源,全厂长时间断电,导致堆芯冷却手段长期不可用。第二条安全要求,也就是余热导出,在一小时后就失去了。
由于余热导出冷却失效,造成反应堆温度、压力升高,冷却剂不断丧失,燃料露出来了,原来是水和蒸汽包容的。露出来的燃料温度就很高了,平时水蒸汽的温度大概200多度,没有冷却以后,就到了上千度以上。一千到两千度的情况下,下面还有一部分水,水跟锆起了化学作用,产生了氢气。安全壳外面有个厂房,氢气就跑到厂房顶部集中,当浓度达到10%的时候(一般控制在4%以下),遇到空气中的氧气,就发生了氢爆。12日,1号机组氢爆,14日,3号机组氢爆,15日,2号机组氢爆,这样把厂房就炸开了,使厂房裸露。
有人说已经停堆了,怎么还会出问题呢?因为刚停堆,把堆里的乏燃料卸到水池里,还有余热,刚卸出来有百分之几的余热。地震1小时以后,水同样没有冷却,这个水是敞开的,在一个大气压下,一百多度的水,就造成了蒸发,水位就很快下降。几天以后,每个堆还约有1万千瓦的热量。一万千瓦的热量如果没有冷却的话,一天可以烧开三百吨水,所以他们用直升机向燃料厂房洒水冷却,但效果很小。
问题二:
我国有否相应措施?
记者:针对福岛核电站出现问题的那些环节,我国核电站设计中有相应的安全措施吗?请详细介绍一下。
叶奇蓁:针对福岛核电站出现的问题,我国核电站设计中有大量的安全措施:第一,抗地震设计。凡是牵涉到核电站安全的,都要按安全停堆地震来设计,这个话的含义是,即使是地震的情况下,我的系统还要保持功能,能把堆停下来。所以,厂房的地基应放在完整的基岩上,必须远离断层,特别是地表产生裂缝或者错动的活动断层,绝对不能建核电站。
第二,防洪的要求。设计会考虑到台风、海啸、海平面上升、暴雨、上游溃堤,以及波浪影响等,超越概率千分之一来确定。厂坪标高要高于基准洪水位。
核电是清洁环保能源,人们不必“谈核色变”
一旦出现核事故,应关注政府的信息发布,不可听信谣言。
第三,应急电源,主网有500千伏,还专门有一个22万伏的备用电源。设计时每台机组有两台应急柴油机,一台就能保证应急电源,同时还考虑设置一条专用的备用外电源。
第四,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厂房里有移动式防氢爆措施,有完整的测量系统,一旦氢浓度高了,就消氢,现在还新设计了非能动的氢复合装置。排放的放射性气体通过过滤器,把放射性洗掉。同时快速卸压,将蒸汽排放到安全壳里,因为我国是压水堆,如果二回路压力高了,我们再二次排放蒸汽,这时候蒸汽是没有放射性的,也可以冷却主回路,主回路的排放是排放在安全壳里。
例如,我国秦山核电站周围边界的辐射,国家限值0.25毫西弗,实际测量是0.005毫西弗。抽一支烟相当于0.001毫西弗,2005年测得0.0047个毫西弗,相当于抽了5支烟。
问题三:
如何设置纵深防御系统?
记者:核能的优点体现在哪里?我国核反应堆的四道安全屏障是如何设置的?所谓核电站的纵深防御策略是怎么回事?
叶奇蓁:核电是清洁能源,核裂变能量是可控的。一公斤的铀-235裂变释放的能量,相当于2400吨标准煤燃烧释放的能量。我们一座百万千瓦核电站每年只要补充30吨核燃料,同样功率的火电厂每年要燃烧330万吨煤。核电大量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大量减少了对环境有污染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排放,也减少了煤渣,减少了运输,所以核能的优势很突出,是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选择。
我国建造的是压水堆核电站,里面所有的和发生核裂变的物质有接触的水,都孤立在安全壳里面,跟汽轮机、发电机都是隔离的,这跟日本发生事故的沸水堆是不同的。
我国核反应堆有四道屏障保证安全,第一道屏障为燃料芯块和包壳。核裂变产生的放射性物质98%以上滞留在二氧化铀陶瓷芯块中,不会释放出来。第二道屏障为燃料包壳。燃料芯块密封在锆合金包壳内,防止燃料裂变产物和放射物质进入一回路水中,这是完全密闭的,即使产生的气体也密闭在这里,这里面留有一定的空间,而且锆管的燃料棒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最大数量的密闭气体释放也不足以使它开裂。第三道屏障为压力容器和一回路压力边界。由核燃料构成的堆芯封闭在钢质压力容器内,压力容器和整个一回路都是耐高压的,放射性物质不会泄漏到反应堆厂房中。第四道屏障为安全壳,就是混凝土的结构。现在的安全壳直径约37米,安全壳墙厚将近1米,而且用钢索扎紧,在内部产生一定压力的时候,不会把安全壳破坏,可防止放射性物质进入环境。
我国核电站采取纵深防御策略,正常运行的时候有一套控制系统,一旦出现事故就把堆停下来,然后有其他的安全系统来保护它。比如,压力容器没水了,用安全注入系统补充进去,安全壳里压力高了,产生大量蒸汽了,有安全喷淋系统,喷进去冷水把压力降下来。蒸发器里没有水了,烧干了,用辅助给水系统补充。(记者 胡其峰)
■延伸阅读
什么是放射性碘?
放射性碘是早期混合裂变产物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在核爆炸及反应堆事故中,它是早期污染环境的主要核素。
在碘的放射性同位素中,碘-131和碘-125是毒性相对较大的放射性核素。进入血液中的放射性碘,约70%存在于血浆中,30%很快转移到体内各组织器官内,选择性地浓集于甲状腺。所以放射性碘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甲状腺损伤。放射性碘广泛地应用于核医学诊断。
什么是放射性铯?
铯共有38个同位素,除铯-133为稳定同位素外,其余均为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铯是核爆料和反应堆运行产生的主要裂变产物。
环境中铯-137进入人体后易被吸收,均匀分布于全身;由于铯-137能释放γ射线,很容易在体外测出。进入体内的放射性铯主要滞留在全身软组织中,尤其是肌肉中,在骨和脂肪中浓度较低;较大量放射性铯摄入体内后可引起急、慢性损伤。铯-137可作为γ辐射源,用于辐射育种、辐照储存食品等。(本文图片选自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核与辐射防护手册》)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
技术支持:爱思美(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487号   京ICP备150218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