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看见新时代核工业!专家、媒体共话核电发展

看见新时代核工业!专家、媒体共话核电发展

来源:中核集团 发布日期:2023-04-17

00.jpg

潮起核电,奔涌向前


看见·新时代核工业


4月14日,在第八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中核集团“看见·新时代核工业”系列媒体沙龙活动第一期在京举办,围绕“如何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这一主题,邀请我国核能行业知名院士、专家和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科技日报、人民政协报、工人日报、中国青年报、人民网、新华网、中国科学报、中国环境报、中国电力报、中国证券报、经济观察报等16家媒体记者,共同探讨核电在新型能源体系的建设中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以及应采取哪些举措确保“积极安全有序”的发展目标实现等话题。

微信图片_20230417081914.png

“看见·新时代核工业”系列媒体沙龙活动由中核集团宣传文化中心主办,聚焦社会公众关心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定期邀请业界专家和媒体,搭建起互动交流的平台,发挥媒体桥梁纽带作用,回应社会公众关心关切,揭开核的神秘面纱,使更多的社会公众认识、了解核,从而支持核,为核能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00.jpg

核电发展关键词——


积极!安全!有序!


党的二十大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这其中有何深意?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蓁在活动中分别从积极、安全、有序三方面深刻解读了国家对于核电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其背后原因。


“核电有利于促进‘双碳’目标的实现,有利于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有利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叶奇蓁院士详细介绍了核电的优势。对于核电安全性,他指出,核电严格实施核电质量保证体系,做到万无一失,我国核电安全总体水平位居国际先进行列。“由于核电涉及庞大的产业链,一旦核电停止了需求,这些企业的投入就变成浪费。所以核电必须保持有计划持续的发展,才能使国民经济高效发展。”叶奇蓁院士分析了核电发展需有序的重要性。


目前,中核集团控股在运核电机组25台、装机2371万千瓦。2022年核电机组实际利用小时超过7700小时,WANO满分机组和综合指数保持国内、国际领先。

00.jpg

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


核电扮演重要角色


“如期实现‘双碳’目标,能源领域安全低碳转型发展是关键。”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战略领域科技带头人高彬从核电所具有的清洁、稳定属性出发,提出“发展核电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供应的战略需要”


他指出,发展核能是立足我国国情、应对外部环境新挑战,强化能源保供的重要途径。核电与风光等新能源互为补充、协同发展,可以有效支撑大规模新能源上网消纳,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实现“双碳”目标,坚持“热堆—快堆—聚变堆”“三步走”发展战略,是应对核能发展挑战、支撑核能大规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我国快堆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科研技术体系,并实施了一系列聚变技术攻关,先后建成EAST、HL-2M等核聚变装置,工程技术不断提升,研究和技术水平取得了长足进步,聚变理论与物理实验、工程技术等方面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诠释硬核安全感


华龙一号的360度全方位防护


回望过去,华龙一号的成功研发,已作为里程碑事件镌刻在我国核能发展历程卷轴之中。如今,华龙一号正以蓬勃的姿态,正式步入批量化建设阶段,中核集团致力于不断提升核电站的安全水平。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亚蔚从防止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发生损坏的三道屏障——安全停堆、导出衰变热和放射性物质包容,到发生事故时仍然保障它们的完整性,从防范外部危害,到针对所有可能产生威胁的事故发生时的底线思维,介绍了华龙一号360度全方位的安全屏障和其中的创新性。


例如,在华龙一号设计中,创新性地在保障三道安全屏障完整性上均应用了能动+非能动的安全设计,并采用双层安全壳设计,实现了对放射性物质的双道包容,即便事故后少量放射性通过安全壳内壳,90%以上仍能被两壳之间的空间滞留,通过高效过滤,释放至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将微乎其微。

00.jpg不断充盈的“粮仓”是坚实后盾


“目前,我们已经统筹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铀资源保障体系,产业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有力保障了我国核电发展天然铀需求。”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苏学斌从国内开发、海外开发和国际贸易介绍了我国目前的铀资源保障体系。针对中长期保障我国核电发展所需天然铀安全稳定可靠供应,他表示,我国还有较大部分勘查空白区,以及800米以深等深部铀资源尚未探测,要进一步加大国内勘查开发力度。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海外勘查开发、国际合作,以及科技创新。做到近期有保障,中期有依托,长期有举措。


经过60多年发展,我国天然铀产业形成了涵盖地质勘查、采选、冶炼、加工的完整产业链。铀矿勘查领域,建立了完整的放射性矿产资源勘查技术体系,拥有“天-空-地-深”四位一体综合勘查能力。铀矿采冶领域,我们先后突破了一代二代三代采铀技术,开发了以CO2+O2地浸工艺为标志的第三代绿色高效采铀方法并实现工业化应用,盘活我国60%以上难采冶的砂岩型铀资源,人均产能提高了7倍。

00.jpg

活动上还进行了快问快答和媒体互动环节,专家和媒体共同深入探讨了核电安全发展相关议题,分享了经验和见解,进行了知识和观点的双重碰撞。00.jpg00.jpg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