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核电那些事 发布日期:2022-04-24
世界上后发核电国家发展核电的一贯策略是:
从国外引进先进的反应堆技术,对其加以学习,然后利用自己的和国际的经验反馈进行技术改进,以“追赶”世界先进核电技术,达到“保持”,并直到最终实现“超越”。
我国核电发展也不例外,我国核电发展策略的形象表述为:
引进消化吸收。就像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样,不断引进营养物质(先进核电技术),消化(研究),吸收(设计改进),不断成长。
我国三代核电的研发也就是十多年的事,三代核电建成也是近两年的事,虽然现阶段我国核电发展迅速,但依然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一样,还需要不断吸收外部先进技术,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
我国的核电技术依然在不断“进化”,下面,我们先捋一捋中国核电的反应堆进化史。
作者 | 何方 编辑 | 薛梦
现阶段,我国三代核电发展的主力军主要包括三家企业: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电投,每家核电在反应堆技术上各有侧重。
先说中核集团
一开始,中核集团在原来核潜艇反应堆技术的基础上,研发了CNP-300,并在秦山一期成功建成我国大陆首座核电站。在中广核从法国引进M310后,中核集团也开始了基于M310技术的研发工作。
秦山核电站
上世纪90年代,中核集团在M310的基础上,按照减少回路、减小反应堆容量的思路,研发出了CNP-600。CNP-600电功率为65万千瓦,设计寿命为40年,燃料循环周期为12个月(目前已经延长到约18个月)。虽然对系统进行了简化,但是CNP-600相比原设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CNP-600相对原设计是一次“大改”,在此过程中,我国核电设计能力,以及核电设备技术都得到了提升。CNP-600也属于二代加技术,在我国一共建造了6台机组。值得指出的是,每一个新的CNP-600工程,相比前一个工程均有技术上的改进和国产化率方面的显著提高。
在CNP-600研发成功的基础上,中核集团与法马通和西屋公司合作,继续研发CNP-1000技术,并计划在秦山方家山工程建造CNP-1000,但后来方家山工程改为建造CPR-1000。
此后,中核集团开始在CNP-1000的基础上,研发三代核电技术ACP-1000,并于2013年底宣布研发成功。
中广核的ACPR-1000+和中核集团的ACP-1000同属三代核电站,而与此同时,以美国AP-1000技术为基础的CAP-1400也在研发,这让我国三代核电的发展决策面临选择难题。
最终,中广核的ACPR-1000+和中核集团的ACP-1000融合为“华龙一号”。
再说中广核集团
上世纪80年代,中广核集团从法国法马通公司引进了M310核电站,建成了我国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站。从这个时候开始,中广核集团便开始利用M310,进行“消化吸收”。
CPR-1000是中广核在M310基础上研发出的第一个核电型号,通过一系列技术改进,CPR-1000相比原型M310机组,电功率提升到108万千瓦。
岭奥核电站
CPR-1000是一款成功的二代加核电站,也是我国建造最广泛的百万千瓦二代加核电站。
在CPR-1000成功研发的基础上,中广核集团对CPR-1000进行了十大技术改进,包括更大的容量、简化的反应堆化学和容量控制系统、优化的集散式控制系统、更长的设计寿命和更大的安全裕度等,从而研发出ACPR-1000。
ACPR1000 的堆芯包括 157 个燃料组件,堆芯仪器从 RPV 的顶部插入。在核蒸汽供应系统中,蒸汽发生器的传热面积比CPR-1000大了28%,稳压器增加了26%,反应堆容器的设计寿命也延长到了 60 年。ACPR-1000是“具有三代核电特征”的核电技术。
此后,中广核继续在ACPR-1000的基础上,研发了更先进的ACPR-1000+,即“华龙一号”的中广核方案。
再聊国家电投
国家电投是由原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和原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合并而来。其中,原来的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国核技)是专门设立用来引进消化吸收美国AP-1000技术的。
根据与西屋公司的协议,西屋公司将负责我国首批AP-1000核电站的工程和建造,后续建设的AP-1000机组将逐步实现设备和建造的国产化,最终实现AP-1000 的全面国产化,即CAP-1000。同时,我国还将在AP-1000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并拥有电功率130万千万以上核电衍生技术的知识产权,CAP-1400(“国和一号”)即在此背景下研发。
CAP1400的电功率可达150万千瓦以上,堆芯燃料组件为193组(AP-1000为157组),其概念设计于 2010 年完成,基本设计于 2011 年完成,并于2014 年 1 月通过中国国家能源局的设计审查。
以AP-1000技术为基础,国家电投还有CAP-1700和CAP-2100设计概念,如果往小堆方面研发,国家电投还有CAP-150设计概念。
目前,CAP-1400的整体国产化率已达到92%,本次新批准的AP-1000工程,也将会大量使用国产化设备,这两个工程不仅为我国核电发展积累了经验,更是验证我国核电装备国产化能力和质量的重要工程。
其他
从上述中国反应堆的进化史可以看出,每引进一个先进堆型,对我国核电技术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引进先进堆型不仅仅能提供成熟的技术方案,还可以在运营反应堆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各种运行经验,培养核电人才,使得每一个引进的反应堆都像一粒种子一样,成长为我国核电发展的一棵大树。
▼ 这时,有人可能会问,你是不是忘了说秦山三期的重水堆、田湾的VVER和台山的EPR?
秦山三期重水堆引进后,我国虽然没有建造商用重水堆,但是在此基础上生产了国产同位素,不仅改变了原来同位素80%以上靠进口的状况,而且还实现了医用同位素向外国出口。同时,我国重水堆的运营情况良好,这让我国有了与加拿大共同开发重水堆技术的底气(以前中加有合作意向,只是现在没进展)。VVER作为中俄核能合作的一部分,就不多说了。
这里重点说说EPR。虽然我国2007年确定了以AP-1000为基础的三代核电引进消化吸收路线,但是EPR作为一款以M310为基础研发的三代核电站,结合我国几十年来以M310机组为基础的研发、建造和运营情况,积累EPR的运营经验和教训,可以为我国核电未来发展多上一道技术保险。
▼ 回到题目,为何有了“华龙一号”,我国还要建造(C)AP-1000呢?
答案是显然的:我国的核电技术并没有发展到独步天下的地步,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向其他国家学习。如今,在坚定走自主化道路的战略上,继续向先进学习,是我国发展核电的一贯策略,也是初心。
附图:中国反应堆进化图。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