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核集团 发布日期:2021-03-11
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
从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座核反应堆开始发电,再到第三代核电品牌“华龙一号”走出去,核工业人接续奋斗,推动中国核工业发展。
三代核电技术如何从“万国牌”中突围?核能如何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做客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2021两会特别节目——《央广会客厅》,勾勒未来核工业发展图景。
聚焦·两会
以下为顾军代表“金句”摘要
一、加快推进《原子能法》出台
《原子能法》已历经30多年的立法过程,这个法律对于我们未来核工业发展以及核电、核能“走出去”至关重要,以及在有关国际交流方面,大家能够在共同的一个平台上进行沟通交流。
二、全力抗疫、复工复产 成功实现逆势增长
去年,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中核集团在全体员工努力下,取得了良好业绩,经济发展指标取得了两位数增长,集团公司主营收入首次突破了2000亿,首次进入了世界500强,成为全球第一个进入世界500强的核工业集团。
在去年抗疫当中,我们的核科技力量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特别在抗疫前期,对防护服等杀菌消毒提供了核技术支持,原来需要7到14天,我们只要1天时间就可以完成,核技术得以直接应用到抗疫工作当中,我们相关单位也获得了国家表彰。
三、华龙一号是中国核工业发展66年以来综合能力的体现
华龙一号绝对不是“万国牌”的拼凑,而是我们自主知识产权的积累,是中国核工业发展66年以来综合能力的体现。核工业的确像网友们所说的,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也是保证国家安全的重要依托。现在在华龙一号的基础上,我们在核能方面已经达到了并跑这样的一个水平。
中核集团是华龙一号的设计研发的主导者,但是我们科研本身利用了全国甚至全球的资源共同研发,我们的产业链应该说也是全国配置、全球配置,当然我们国产装备已经达到了将近90%。
我们人才资源也有几十年的积累,各个高校、科研院所共同提供了相应的人才支撑。所以说,华龙一号是中国这样的“小核心、大协作”的举国体制下的成功产品。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这样的一个工程完成,没有长期的技术基础的积累,人才的积累,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它也标志着我们整个体系,已经达到了世界核电一流的水平。
像习近平总书记谈到的,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核心技术还得靠自己。我们在充分吸收全球经验基础上面,专心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研发自己的核心技术,形成了一整套华龙一号的技术标准。而且,这套标准不仅仅适用于我们国内的建设,也为华龙一号“走出去”提供了重要支撑。
华龙一号已经是世界第一方阵的技术,何况我们还有着很多优于其他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竞争力,尤其在工程建设、设备制造、项目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中国处在第一的这样一个水平。
我们目前正在与40多个国家商讨,不仅围绕着核能,还包括铀矿、燃料、核医疗、核医药方面等整个产业链更好地开展合作,所以说合作面非常宽,未来前景非常广。
四、“十四五”的规划重点之一就是建立自立自强核科技体系
2018年“两核”重组,融合过程非常快,而且很快实现了“1+1>2”的效应。即便在去年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实现了所有的工程项目要么按期完成,要么提前完成,这就是“两核”重组实际效应的一种真实体现。
作为工程总承包,我们为国际ITER项目承担核心部件的安装,提供了18个供应包,这也是我们进入欧洲市场最大的一个总承包项目。去年在疫情情况下成功完成安装,得到了ITER项目的高度认可。
“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一个是科技创新,怎么样建立自立自强的核工业科技体系,真正实现我们世界一流的核工业的科技能力,是我们重要的战略。
核工业确实触及面很广,我们的产业链、供应链成千上万家,横跨中国甚至全球。那么,怎么样能够保证未来项目不受外界各种政治因素的影响,我们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的建设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然,新格局还是以国内为主体的国际国内双循环,但并不是说闭关自守。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国外厂家能参与我们的建设。
五、碳达峰、碳中和对核能是一个利好
碳达峰、碳中和对核能是一个利好,但这个利好怎么样能够变成我们真正的优势?还不能简单地划等号。随着对这个问题的深入研究,我们不仅仅是研究怎么样提高核电本身的安全性、经济性,更要跟整个能源结构整体配套相适应。
核能从技术角度、安全角度说,已经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安全水平,而且它的确是一个高效安全,而且能够提供各种应用的一种能源,所以我们希望借助两个目标——碳达峰、碳中和的研究,进一步发挥核能在改善能源结构方面的作用,在国家规划布局方面更好地发挥好我们核工业的作用。
六、脱贫攻坚工作进入乡村振兴新阶段
中核集团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从1995年到现在,已经有26年时间了。集团总部对口有4个县,下面各个单位对口40多个县,涉及到70多个村,上百名中核集团干部战斗在扶贫第一线。我们扶贫的所有县、村都已经完成了脱贫工作,下一步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走进了乡村振兴的新阶段。
中核集团党组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把它作为很多年轻干部锻炼的一个广阔天地。确实也通过这样一个锻炼,为我们输送了有更广泛工作经验一些年轻干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脱贫工作,让我们企业也进一步了解了市场的需求以及农村的需求。
对于下一步乡村振兴,按照中央的要求防止返贫,扶上马送一程,继续保持这样的一个节奏,不断改善当地的贫困家庭状况。
七、核技术应用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核技术应用按照西方GDP统计,发达国家占到了约1%的体量;国内和核技术相关产值可能在3000到5000亿人民币。
尤其是在医院,有相关统计表明,医院现在离开了核相关的设施、设备,很难做诊治,更难做重大疾病的治疗。放疗、PET-CT、CT、核磁共振,这些都跟核相关,尤其癌症治疗的质子、重离子以及未来各种各样的小型治疗装置。
八、我们采用的技术标准是全球目前最先进的
在中国,我们采用的技术标准,是全球目前最先进的。这个先进不是我们自己说的,是国际原子能机构认可的。
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我们中国核工业监管体系非常严密、完善,确保了我们从1985年第一台核电机组建设,到现在五十几台机组运行,没有发生过所谓核安全分级大于一级的事件或者事故。
尤其“十三五”期间,中国核电运行水平应该是处于全球一流水平。中核集团去年15台机组达到满分指标,并列全球第一。
九、核在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利用空间
核在未来有更广阔的利用空间,就像刚刚谈到的太空星际航行以及水下空间站海洋资源的开发,海洋资源的利用,将来跟太空空间站一样的水下空间站,也是未来一个重要的为人类创造更多资源,创造更多服务的一个领域。这也是我们现在正在研究的课题。
到本世纪中叶,大家到海底可以相当长时间的居留,核动力给你提供各种各样的支撑。太空,将来更远一点的空间站,可能就是核动力了,它能够更长时间地维持,包括上下穿梭,也可以通过核能更好地像飞机一样的起降。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