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能抗9级地震,愿向世界分享技术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发布日期:2021-02-02
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近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华龙一号”总设计师、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邢继在接受新华社独家专访时表示,中国愿意向全球共享核电技术,进一步促进国际合作,推动核能和平利用。
“华龙一号”是中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是当前世界核电市场上接受度最高的三代核电机型之一。全球第一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中核集团福建福清核电5号机组已于1月30日投入商业运行。
“我们正在和更多国家探讨如何在和平利用核能上加强合作,比如把‘华龙一号’纳入他们的核电发展规划。”邢继说。
他表示,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分享、交流“华龙一号”的技术与经验,包括出口主要部件、提供人员培训。“我们希望开展更广泛的国际合作,推动核能技术向更安全更经济的目标发展。”
作为国内首个完整的核电自主知识产权体系,“华龙一号”满足三代核电技术的最新要求,在安全性和经济性上都有突出的优势。
“华龙一号”设计寿命60年,反应堆采用177堆芯设计,堆芯设计换料周期18个月,创新采用“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安全系统及双层安全壳等技术,在安全性上满足国际最高安全标准要求。
“我们自主创新的反应堆核心部分,采用了177组燃料组件,比传统技术增加了20组。”邢继介绍说,这一设计可以提高反应堆的热功率,输出更多电力,同时能增加反应堆的安全余量,提升核电站的安全性。
他说,“华龙一号”自主创新的技术还包括“能动”和“非能动”相结合的纵深防御手段,确保反应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终止核反应,即使电力系统完全丧失也能导出余热,确保核电站的安全。
“华龙一号”充分吸取了切尔诺贝利、日本福岛核事故等的经验教训。即使遇到福岛核事故那样的极端自然灾害,地震和海啸叠加发生,“华龙一号”机组也能保证安全并快速恢复运行。邢继介绍说,“华龙一号”可抗9级地震,可抵御大飞机撞击。
“华龙一号”每台机组每年发电近100亿度,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31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816万吨、植树造林7000多万棵,环境效益十分明显。
邢继还表示,目前,四代核电技术在全球仍处于探索阶段,中国的四代核电技术商业应用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在快堆和高温气冷堆等技术上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刘艺炜)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