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为何多地出现了“限电”怪状?

为何多地出现了“限电”怪状?

来源: 公众号: 麦杰逊 发布日期:2020-12-18

    这两天,“限电”这个词,一度登上了各大平台的热搜榜。

    据《财经网》报道,近日,湖南长沙多区出现了限电现象,部分群众的生活秩序受到了不小影响,有市民称,因为写字楼停电导致了电梯停运,所以他们每天都要爬二三十层楼上班。

    实际上,目前出现限电情况的地方,并不止湖南长沙,因为在浙江,湖南,内蒙、江西等多地也发布了通知,通知中对于近期电力部门的压力和电力紧缺等问题都采取了相关措施。

    据《华夏时报》报道,部分地方明确会“拉闸限电”,并对企业生产作出要求。与此同时,有网友表示也接到各相关部门的通知,要求限电,或者“开一停三”,停限产等。

    而长沙市发改委煤电油气处工作人员也称,今年湖南全省电力供应较紧张,“我们实行有序用电,主要是保居民用电”。

    “限电”这个词,其实在一些企业或工厂中很常见,而在普通居民生活中,这个词出现的情况比较少。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我们全国多地出现了这种“限电”怪状呢?

    1、疫情原因。

    我认为这是主要原因。而疫情的原因,又分成了两个情况。

    第一个情况,就是国内疫情情况好转,我们全国各行各业开始复苏;第二个情况,就是外国疫情并未结束,导致了一些国际订单转移到了国内。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对疫情的控制是很有成效的,但外国对疫情的控制却并不乐观。

    因此疫情过后,国外不少企业受疫情影响仍处于关停状态,大量以化纤、化工、印染、纺织等高耗能产业为主的圣诞节、新年的制造订单,也因此转移到国内浙江、广东等地。

    这就导致了例如浙江这样的地方用电量突增,因此导致了出现限电的情况。

    据《界面》报道,今年11月,浙江省出口总值达2381.6亿元,同比增长20.8%,而外贸的火热,订单的饱满,企业加班加点生产成了常态,这就给了浙江等地方的电力供应保障造成巨大压力。

    所以说疫情的影响,我认为这是导致限电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2、天气变冷,煤价突增。

    因为天气变冷等原因,导致了用电量的增加,因此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煤库存不足的情况。

    而在不少矿区和港口,甚至出现了一煤难求的局面。

    而一煤难求的局面,又导致了煤价突增,这就导致了很多地方适应不了当前煤价,因此出现了限电情况。

    关注动力煤期货的人应该都会知道,在上周,因为动力煤(用于火力发电的煤)价格接连上涨,逼近800元大关,已经引起了市场和监管层的注意。

    因此发改委在12月12日召集电力企业座谈会上,也发布了数项措施对煤炭价格进行严格控制。

    依据Wind数据,全国重点电厂的库存数据已经出现连续一个月的下降,12月16日浙电库存403万吨,日耗12.4万吨,可用天数32.5天;11月29日全国重点电厂库存9457万吨,日耗煤430万吨,可用天数22天。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一位煤矿从业者对他们的记者说:因为目前煤炭供给非常不确定,运费的变化也是大起大落,货主的安排永远赶不上矿区价格的变化,所以现在的煤价通常是“车到为准,暂不报价”。

    3、一些地区的“双控”“减煤”工作攻坚行动。

    什么是“双控”“减煤”工作?

    双控是指能耗增量控制目标和能耗强度降低这"双控"。例如:北京能耗增量控制目标800万吨标准煤;能耗强度降低目标17%。

    为什么要做“双控”“减煤”工作?

    因为能耗强度越低说明消耗的能量越少,GDP的质量就越高。降低能耗强度的根本途径,就是改善产业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

    能源“双控”“减煤”攻坚行动是一个关乎发展和民生的工作,在我国,它既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收官应急大考。所以很多地方年底都要做这项工作。

    例如在浙江金华,前两天就开了一个“双控”“减煤”的工作部署会。

    根据这个会议报告显示,他们的目标的任务,是婺城区(含开发区)2020年12月用电量控制目标为3.48亿千瓦时,但从当前数据来看,开发区距离年度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一些地方出现了限电的情况。

    4、澳洲、俄罗斯等国影响。

    目前有两个观点在网络上流传的很火热,第一个观点,是认为我们对澳洲的制裁,导致了澳洲的煤运不到我们内地,因此导致了一些地方没电了。

    还有一个观点,是认为俄罗斯不讲武德,原来称对华年供30亿度电,但俄罗斯电企却突然宣称:或停止向中国供电!

    关于这两个新闻,我上网搜了一下,确实是存在的:

    煤炭是澳大利亚第三大出口商品,也是中澳贸易关系的“重中之重”。而中国是继日本之后澳大利亚的第二大煤炭客户,2019年,中国购入了40亿澳元的动力煤与97亿澳元的焦煤,占据该国煤炭出口的21%(约137亿澳元)。

    而俄罗斯电力价格很便宜,据InterRAO公司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累计从该公司购买了30亿度电,占国内能源总消耗的0.04%。而这些电能仅花费中国7.76亿元人民币,约合0.26元/度。

    为什么我们要从澳大利亚和俄罗斯买煤买电?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就近购买他国的煤和电,损耗较低,也降低了传输的成本。

    当不买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的煤和电之后,我们的电力供应的确会受影响,但是要说没有了他们的煤和电,我们国家的几个关键省市就要断电限电,一个国家的几个关键省市竟然如此依赖澳煤和俄电,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众所周知,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电力强国,中国就发电量而言,是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只是因为调度的原因,导致需要从外国输入一些煤和电而已。就算没有了外国的煤和电,我认为我们用电的短缺也是暂时的。

    所以说不买澳洲和俄国的煤电,的确会影响我们的一些用电,但要说没有了他们的煤电我们就要断电,这是不太可能的。

    实际上,关于限电断电的原因,还有冬季水电发电量降低、抓煤矿安全生产、抓环境污染、防霾等因素组成——因此可以说限电断电的原因,是各种综合因素造成的。

    身为普通群众,面对这种综合因素造成的限电,我认为我们最该思考一下如何过冬,思考一下如何抱团取暖,这才是一个正常人该思考的事情。

    但是现在,我却看到一些人却到处留言,说什么“就算断电冻死,我们也不买澳洲的煤”,“就算冷死,也要耗死澳狗”...以此给不明真相的网友带节奏,以彰显自己的爱国心,我认为这种行为,真的太扯了:

    只想对这些不讲逻辑的人说:你以为你让我们的群众都冻死了,澳大利亚就不行了?你以为你让我们的群众都冻死了,你们就是爱国了?想多了吧。

    屈原曾说过:“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明朝的于谦曾说:“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杜甫曾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实际上,对于一个真正爱国的人而言,民生才永远是最重要的。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