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读核史丨激情燃烧,绝非“头脑发热”
来源: 中国核工业
发布日期:2019-08-23
核工业一路走来,与共和国一同成长。本栏目每日对核工业史上的1件大事进行回放和述说。尽管远不足以反映全貌,却可管窥中国核工业的成长历程。
我们会发现,如今家喻户晓的那些辉煌时刻,当年也经历过争论和振荡,需要雄健高昂的精神帮助人们渡过风浪,也需要冷静细致地做好规划和执行,经过日常的坚持和艰苦的努力,方能抵达。
日读核史,为你还原结果,也为你还原历程,以此与每一个奋斗中的核工业人共勉,从前辈的智慧和韧性中汲取热情,也汲取力量。
我们身在历史,我们创造历史。
1962年12月4日,中央专委第三次会议讨论批准了二机部制定的《1963年、1964年原子武器、工业建设、生产计划大纲》(简称两年规划);1963年3月19日至21日,中央专委第四、五次会议进一步讨论批准了二机部两年主要工作任务、总进度和措施计划。
倒排与顺排
二机部立下的“军令状”恰似吹响了一场攻坚战的集结号。又经过两个多月的细致工作,二机部党组正式向中央专委报送了《1963年、1964年原子武器、工业建设、生产计划大纲》(简称两年规划)。
这个规划,不但有总的最终目标,而且有分系统、分阶段的具体目标;不但规定了领导机关要抓的工作和要为基层解决的问题,而且也规定了各系统各单位要完成的任务。
规划的终极目标直指1964年爆炸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对于当时实力远远谈不上雄厚的中国核工业而言,实现这个目标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也因此,随着两年规划的出台出现了不同声音,有人甚至质疑规划中是否主观成分过多,是否在玩“数字游戏”。
其实,两年规划的制定绝非“头脑发热”的产物,而是建立在摸清家底、明确方向的基础上,采取一套科学方法而精确布局的。其中画龙点睛的一笔就是倒排和顺排的完美结合。
所谓倒排,就是以原子弹爆炸目标的最终完成日期向工作起步阶段排,借以暴露工作衔接中的矛盾;所谓顺排,就是按照工作向前推进的顺序向最终目标排,将任务和矛盾进行分解,分系统、分方面、分层次协调平衡,借以落实进度、责任和措施。经过双管齐下、全面考量,两年规划确立了攻坚的方向和方法。
“有了规划就有了轨道。”周恩来曾经这样评价说。事实也正如预料,在中央专委直接领导下,两年规划顺利执行,原子弹研制、核工业建设和核燃料生产等各项任务,都按计划如期甚至提前完成。而“倒排和顺排相结合”的计划方法,也被后人评价为把国外系统工程和计划评审技术的理论和方法,与我国的传统和体制有机结合、创造性应用、独具中国特色的创新之举。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