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图文资讯  > 这里是“海外华龙”建设第一线

这里是“海外华龙”建设第一线

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 发布日期:2019-05-14

    这里是卡拉奇核电项目部,跟着我的镜头,让我们一起回到巴基斯坦当地时间2019年4月28日上午10时18分,此刻,卡拉奇核电项目K2机组核岛主控室一片欢腾,我举着相机四处捕获那些欢快的身影,是他们让蓝图变成了现实,让不可能成为可能。此时此刻,镜头前面最开心的是他们,但我知道,我用同样的镜头,记录过最艰辛的时刻,也是关于他们。

    见证了第六个主控室可用节点

季明力

    这是“老季”见证的第六个主控室可用的工程节点,这也是他送给自己进入半百之年的最好礼物,“老季”本名季明力,是主控可用节点党员突击队副队长,和“老季”交流的过程中,从他身上感受最多的是核电建设者骨子里的坚毅和务实。我第一次见“老季”是在卡拉奇核电项目K2机组主控室,那时的他正趴在地上配合调试人员检查解决线路问题。在问到为什么还在配合检查线路问题时,他笑着回答:“现在项目部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理论知识是很强,但是缺少施工经验,我干这行也有30年了,这方面还算有经验,刚好教教他们,这不刚好发挥发挥咱们五公司‘传帮带’精神。”
在施工现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老员工对这份事业的热爱。


    我们的“高铁头”

戴景

    “高铁头,又去现场了啊?”
       
    “高铁头”回头憨憨地一笑。
       
    我在2NE814房间找到了“高铁头”,眼前这位年轻帅气的小伙子就是我们口中的“高铁头”,他叫戴景,是一名仪表主任工程师。

    “为什么叫‘高铁头’?”我问

    “快”!他的同事回答。

    “高铁头”,一个每天都充满着工作斗志与激情的人,从秦山二扩到恰希玛C3/C4核电项目,再到卡拉奇K2/K3核电项目,大家对他的印象永远都是一个字“快”。
      
    “高铁头”的“快”体现在行动上,卡拉奇核电项目K2机组主控可用节点涉及到304台盘柜和4873根电缆,任务量相当大。主控室更是采用全国产化的DCS系统,考虑到DCS盘柜由不同的生产厂家供货,安装前需充分了解DCS盘柜的安装固定方式和紧固螺栓的规格型号,但是由于厂家图纸迟迟未到,施工进度一再受到制约,“高铁头”听说这个情况后拿起尺子和图纸就去了现场。在现场,他逐一核实门洞尺寸,并结合盘柜的尺寸制定切实可行的引入路径。困难面前“高铁头”不等不靠,“高铁头”就是快。
      
    时间就是速度,“高铁头”说:“主控可用,离不开技术人员和一线施工师傅的辛勤工作,是他们提前梳理施工难点、解决现场技术问题、才能共同为施工创造有利条件。

    干一行  爱一行

(左一 ) 曾礼

    早上推开办公室的门,他总是来得最早的那几个,晚上又是离开的最晚的那几个。他叫曾礼,是卡拉奇核电项目部电仪队仪表技术组的一名技术员。

    初次见到曾礼时,他正在核岛和一名工人师傅讨论端接问题,热情洋溢的脸上,丝毫没有注意到汗水已经湿透了工作服。作为仪表组的一名技术人员,曾礼主要负责的是仪表组中电缆的敷设和端接工作,整个核岛有大约15000多根电缆,总长度约1200公里,电缆的敷设遍布整个核岛,每个房间都有电缆经过,电缆的端接更是繁杂。

    镜头前的曾礼有些羞涩,和他谈及对自己工作的看法时,他说:“以前读书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会加入到核电建设的大军当中。我记得第一次进核岛,看着巨大的压力容器和蒸汽发生器,瞬间就被核工业的魅力所吸引,我觉得我是在做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面对工作中的困难,总是能看见曾礼倾注自己的热情去面对,在他的身上你总是能感受到一股年轻的干劲,脚踏实地,勤劳刻苦成为他工作中的信条。在他的身边你似乎总能感觉到有一团火,不仅点燃自己,还照亮了周围的人。


    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郑德兵

    有这么一个人,他没有出现在主控可用节点的仪式现场,但是没有人会忽略他在这个节点中做出的贡献与努力,他就是电仪队端接班班长郑德兵。

    在卡拉奇核电项目K2机组核岛内,我们跟随镜头找到了郑班长,他正在忙于通风试车设备的电缆端接统计。面对镜头,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

    虽然他这样说,但是我们知道,他为主控可用节点的圆满实现,付出了多少汗水与努力。2019年4月,主控可用节点能否实现进入了最关键时期,前期受制于土建施工,主控室电缆端接工作一直没能正式开展,直到4月7日,主控盘台防护棚正式拆除,电缆端接班人员才得以大面积进入开始电缆端接工作,也是从此刻开始,郑班长的压力陡然而增。

    主控室各个控制盘台总共有900多个电缆终端头需要端接,为了给调试留有充足的时间,需要在不足半个月的时间里,从电缆穿线到完成端接工作,难度可想而知。在这种压力之下,电缆端接班实行两班倒24小时作业制。郑班长每天与队部领导、技术人员充分沟通协调,保证端接班的每一组施工人员功效最大化,他在保证主控施工的同时兼顾分散在核岛各个厂房的作业组。在其他作业组下班后,郑班长就在主控为作业组解决施工难题,连续半个多月,每天睡觉时间不足6个小时,在这种工作状态下,没有钢铁一般的意志是无法坚持下来的。

    端接班里的“艺术家”

高佩

    镜头前面这个“女战士”叫高佩, 是卡拉奇核电项目端接班最早来的女同志,现在已是端接班里的中流砥柱,她总是奔跑在一线,没有任何怨言,任何电缆线路到了她的手中,仿佛都瞬间充满了灵气,一下子从功能性的物项变成了一件充满现代工业美感的艺术品。

    为了顺利拿下主控可用这一节点,项目部可谓是使出了浑身解数,端接班更是责任重大。要保证工作效率,更要保证工作质量!高佩合理规划,通过标准化的施工流程,带领巴工一起克服语言障碍,一个月内完成了440根电缆的端接,每根电缆平均芯线数为6芯,12个预绝缘端子,也就是说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了近5300个接线点的端接工作,其端接的质量更是全部经过了检验,一度被上游单位誉为大家学习的榜样。真正的巾帼不让须眉。

    高佩,不是特例,核电现场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女英雄”,她们起早贪黑、奋力拼搏,她们吃苦耐劳、精益求精,她们同样重任在肩,同样为了“华龙一号”海外首堆的早日建成步履不停。

    深夜还在忙碌的身影

现场工作

    说起核电建设,更多人觉得神秘,其实比神秘更多的是艰辛。作为“海外华龙首堆”的第一批建设者,他们抛洒青春和热情,从零起步,历尽艰辛,一次又一次创造了奇迹。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项目部,还有很多像他们一样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默默奉献自己的同志。他们坚守着责任担当、不畏艰难,他们追求卓越、超越自我,他们有理想、有智慧、有抱负,他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作者 |  中核五公司核与军工工程事业部  衣龑鹏

    编辑 |  党群工作部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