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 我们的核安全前辈
来源:核与辐射安全中心 发布日期:2018-05-02

曾经听人说,今天的一代永远都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强大,不是因为新的一代更加聪明,而是因为我们永远都站在前一代人的肩膀上。
中国的核安全事业从创业初期的艰苦摸索,到今天形成全面严格的法规制度体系,遍布全国的百千万监管队伍,高水平的技术装备和能力,具备赶超国际水平潜质的核安全监管能力,都离不开曾经年轻的核安全前辈。他们用青春的激情、艰苦的奋斗、高尚的荣誉感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奠定了核安全监管今天的格局。
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情,2018年4月27日下午,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信息研究所党支部首次邀请原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赵成昆,为中心青年党员做了一次题为“追忆老核安全精神,共奏生态环境核弦”的特别党课。说是特别,因为这不仅是一次党性教育课,更是一次核安全精神的接力传承。

本次活动得到了中心党委的高度重视,由部门支部活动上扩展为中心层面的重要教育活动,活动由中心党委书记主持,不仅将之作为中心青年党员干部的培训课程之一,更是邀请中心在家党委全体成员参加,在大家凝神听课的神情中,我们感受到了核安全中心人对核安全历史以及核安全精神的崇敬。
赵局长的声音略带沙哑却依然坚定洪亮,透露着经过岁月沉淀的执着和坚定。他用自己丰富的人生经历,向我们讲述了他的人生故事以及以彭士禄院士为代表的早期核工作者在面对条件艰苦、资金紧张、外国技术封锁的极艰难情况下,以艰苦奋斗、自立更生的坚定精神和强烈的祖国自豪感和荣誉感,硬是从无到有,开创了中国核事业的深刻故事。他同时寄语年轻人,当前我们的核安全责任更加重大,要敢闯敢拼,在中国核事业发展的新时期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任何情况下,人类从来不会被外部条件所限制,而是看有没有做成事业的坚定决心。一代代核安全人扎根无人腹地、囿于高温炙烤、远离亲朋家人,将中国核事业一步步领向高水平道路。作为中心的年轻人,我们时刻感受着核安全前辈工作的一丝不苟、严肃认真、深刻专注,内心油然而生出核安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成为我们发自内心最深处的愿望,这也许就是核安全精神的感染和传承。
文明由外产生,可复制、可模仿;文化由内生发,需积累、需传承,正是这些经过岁月洗礼沉淀的核安全精神,塑造了我们的独特性格,标定了中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队伍的特质,成为当今中国与世界监管水平相比拟的独特文化资本。
而这样浓厚的核安全精神需要我们年轻人用时间、用经历细细品味。我们并非因为变老而怀旧,而是为了更好地面向未来。
致敬我们的核安全前辈!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