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中国核电“走出去”正逢关键期

中国核电“走出去”正逢关键期

来源: 中国能源报 发布日期:2015-06-25

      论坛当天,中核集团面向全球组织召开了“华龙一号”技术推介会。中核集团总经理助理、核动力事业部主任李晓明表示,“华龙一号”主要设备为国内制造,全球首个示范工程——福清核电5号机组国产化率约为85%,批量化生产后国产化率力争达到90%,乃至95%。李晓明粗略估计,每出口一台“华龙一号”,将带动约70亿核电装备走出去。
      分析人士指出,华龙一号和CAP1400,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之后,又一个具有独立自主的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跻身先进核电技术行列,成为中国核电“走出去”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市场空间巨大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底,全球在运核电机组438台,总装机容量约3.7亿千瓦;目前共有15个国家正在建设核电机组70台,总装机容量约7000万千瓦;已正式提交建设申请的有8个国家,共计96台核电机组。从需求看,核电未来发展的主要市场是在新兴经济的发展中国家。
      IAEA预测,到2030年,全球核电总量的增长率低值为8%,而高值为88%。长远看,全球核电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相关统计显示,在我国“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中,除中国外,涉及已有核电的国家有19个,计划发展核电的国家有25个。其中,规划建设核电机组有140台左右,总投资规模将超过1.2万亿美元。不仅如此,核电机组延寿市场也相当可观。未来10至20年,全球延寿机组有230-280台左右,市场规模达1200-1500亿美元。
      上述分析人士认为,国际市场的需求为中国核电“走出去”创造了契机。
创新模式加快步伐
      据了解,现阶段我国核电“走出去”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通过投资参与国外核电项目建设,如英国欣克利角C项目主要以法国为主,我国参与项目建设投资;二是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参与项目建设;三是通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出口,带动国内装备制造、工程建设和技术服务企业整体“走出去”,这也是真正意义上的“走出去”。
      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核能分会副会长田力认为,“中国高铁模式”给核电“走出去”提供了很好的借鉴。“高铁引进初期,不同企业各有特色;技术消化吸收之后,再度创新升级;最后统一产品标准,两个公司合并,避免海外恶性竞争。”田力表示,“中国核电‘走出去’应当整合国内资源、创新合作模式,建立中国全球一体化核电财团。”
      “仅仅依靠总书记和总理做海外推销员是不够的,需要深度的市场渗透与商务开发。”田力说。他建议设立中国核电技术与装备海外商务开发联盟,了解需求、开发市场、落实项目,立足承包。实现中国核电技术与装备从简单的产品卖出去到提供能源电力系统解决方案的咨询服务与系统集成服务。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