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板块将迎来明确利好 跨年度行情值得期待
来源:央广网 发布日期:2015-05-08
央广网北京5月7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交易实况》报道,昨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常务会议,部署加快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以扩大开放促发展升级。会议要求,聚焦铁路、电力、通信、建材和工程机械等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对接不同地区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需要。以国有、民营等各类企业为主体,灵活采取投资、工程建设、技术合作等方式,带动装备等出口,促进相关国家就业扩大和经济发展,用质量和信誉建口碑、树形象。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耀认为,我国在交通运输及电力领域如高铁、核电等方面,具有充足的生产能力和提供装备的实力,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顺利实施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产业支撑;且中国装备在"走出去"为沿线国家带来利好的同时,自身也将获得发展。具体领域而言,当前,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轨道交通行业面临"走出去"的历史机遇。对于核电,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计,未来10年,除中国外,全球约有60~70台10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建设,海外核电市场空间将达1万亿元。今年将是核电的走出去的重要年份。
会议还要求,要把装备走出去与融资手段紧密结合。采用市场化方式,拓宽外汇储备使用渠道,提高出口信用保险保障水平。建设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鼓励企业和金融机构发行股票、债券等在境内外筹资。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两方面的原因带来了巨大的市场需求。
韩晓平:首先这个市场非常巨大,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的全世界节能减排,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要增加清洁便利的供应。另一方面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发展的时候碰到的最大的问题就是电力供应的不足,尤其巴基斯坦像卡拉奇这样的城市,一天只有两个小时供电,中国也非常希望借助这样包括"一带一路",包括我们整个装备制造海外市场走出去,把我们整个制造能力推出去。而这方面这些年积累了很多经验,首先核电建设我们一直在比较开放的状态下,我们中间和法国进行了合作,也跟俄罗斯进行了合作,也跟美国进行了合作。我们集众家所长,狠建高铁,所以我们在装备制造方面,我们也一直没有停,福岛核电站事故之后,很多国家核电建设都停下来了,而我们一直都在建核电站,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保持了我们制造业的优势。另外一方面我们的标准也是非常严格,我们按照各国的最高的标准来设置我们的安全标准,所以我们要确保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我们制造能力总体的水平,再加上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们装备制造能力不断的提升,制造这些核电装备的这种基础已经有了。
这次会议要求要把装备走出去,与融资手段紧密结合,对于这么做的目的,韩晓平表示,中国是一个存款非常多的国家,而且我们有大量的外汇,所以要借助这次核电走出去的过程中,向这些项目提供融资,我们一个核电站能够至少用60年的时间,我们一忙面提供长期稳定运行,获得一个长期稳定收益,为未来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资金的来源,也使我们的优势产业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一个更好的发展。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