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这张照片,见证中法核能40年“牵手”的故事

这张照片,见证中法核能40年“牵手”的故事

来源:中国环境APP 习记者程小雨 发布日期:2024-05-10

5月4日,“守正创新 继往开来——庆祝中法建交60周年图片展”在法国巴黎举办。图片集中展现着60年来两国友好交往的历史脉络与难忘瞬间,充分彰显独立自主、相互理解、高瞻远瞩、互利共赢的“中法精神”。


参展照片中,有一帧镜头定格中法核能合作的起点。1982年,中国政府确定在广东省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照片上记录着1984年,中国工程技术人员与法国电力公司的专家在广东省大亚湾大坑地区进行核电站实地考察的影像。

640.jpg

图片来源:大亚湾核电公众号


事实上,法国是第一个同中国开展民用核能合作的西方国家。一直以来,中法两国在核能领域的合作成为双边关系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篇章,影响持续至今。


合作,始于大亚湾


深圳大鹏半岛,山峦叠翠、鸥鹭翔集、海浪拍岸。蓝色海湾旁,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静静矗立。大亚湾核电站见证着中法两国播下友谊种子、携手推进核能科技创新的一段历史。


1978年12月,中方宣布决定向法国购买两座核电站设备。1982年,国务院批准采用法国核电技术和装备建设大亚湾核电站,堆型使用法国M310技术,合作方有法国电力集团、法马通等。中法核电科技工作者合作建设大亚湾核电站的历程,由此开启。


在大亚湾核电站建设初期,一大批法方技术专家赴大亚湾建设核电站。在建设高峰期,大亚湾专家村常住的法方等外方专家多达上千位,这里也因此被称为“小联合国”,大亚湾也成为国外专家了解中国的窗口。


前后历时7年,在中法双方的通力合作下,大亚湾核电站于1994年建成投产。作为中国大陆百万千瓦级的商用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已安全运行30年。每天,这里源源不断地向外输送绿色能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起步,“黄金人”的法国缘


“黄金人”之于核电,不仅意味着“黄金般的学费”,更意味着“黄金般的作用”。而“黄金人”称号的由来,也与中法合作息息相关。


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我国大陆核电事业起步之际,大型商用核电站的建设及生产尚属空白,必须在工程基建时同步建设一支核电站“种子队”——培养一批与国际接轨的核电站高级管理、运行、安全、维修的人才。


为做好大亚湾核电站建成投产后运行工作,经过严格的筛选,中方派出100多名技术人员前往法国电力公司接受培训。秉承“找最好的教师”“按世界一流水平培训”的原则,赴法培训的每位学员费用高达130万法郎,按当时的金价折算成等值的黄金,重量接近一个成年人的体重,这批学员也因此被称为“黄金人”。


法国的培训采用“影子培训”方法,按岗位安排,一个徒弟跟一个师傅,师傅走到哪里,徒弟就跟到哪里。“黄金人”要掌握基础法语、科技法语、压水堆相关专业课程;模拟数百个操作场景,掌握万余个知识点;全面掌握压水堆理论、操作、管理技能。


这批最早的“黄金人”带回了当时来自法国最先进的核电站运行经验,为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携手,新世纪建成全球EPR首堆


进入21世纪,中方与法方再度携手,共同建设采用欧洲先进压水堆(EPR)第三代核电技术的广东台山核电站。


2009年,采用法国三代EPR核电技术的台山核电一期工程动工,为中法核能合作再续新篇,台山核电也成为中法两国能源领域最大的合作项目。


作为全球第三个开工的EPR核电站,项目依托于我国长期稳定的核电运营经验以及法国电力集团等参建单位的共同努力,台山核电1号机组于2015年12月30日率先开始冷态功能试验,后来居上成为全球首堆。


2019年9月7日17时15分,广东台山核电2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示范运行,具备商业运行条件。广东台山核电2号机组成为继台山核电1号机组后,全球第二台投入商运的EPR第三代核电机组。


在新世纪,中法之间在核电领域建立了长期的、互利共赢的战略合作关系。全球EPR首堆项目的建设集合了当时世界上核电建设经验多、能力强的重要参与者,他们共同见证着中法核能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逐梦,一起“种太阳”


法国南部小镇圣保罗-莱迪朗斯的连绵缓坡上,一组几何形在建厂房颇具科幻感。这里是世界最大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又称“人造太阳”计划)的坐落地,多国科学家在这里集中智慧开展攻关,为人类探索无尽清洁能源的未来。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由中国、欧盟、印度、日本、韩国、俄罗斯、美国7方共同参与建造,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


我国于2006年正式签约加入该计划。计划实施以来,中方始终恪守国际承诺,中国企业和科研人员勇挑重担,与国际同行齐心协力,助力计划顺利进行。


2019年9月,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与ITER签订TAC-1安装合同,标志着中国开始深度参与实验堆“心脏”——托卡马克装置核心设备的安装。


今年2月29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组织与中核集团牵头的中法联合体正式签署真空室模块组装合同。这是中国在成功安装其心脏设备之后,再次承担其核心设备的安装任务,中法将联手再次为ITER计划顺利推进贡献智慧和力量。


万物生长靠太阳,童谣里唱的“种太阳”,正在全人类的共同努力下一点点变成现实。中国也在核能领域坚持扩大对外开放,深度参与全球核工业产业链分工合作,落实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在人类未来能源探索上不断贡献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启新篇,从“硬核输出”向“软实力”拓展


中法企业家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闭幕式近日在法国举行。会上,中核集团董事长余剑锋和法国电力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蒙共同发布《核能支持低碳发展前瞻性研究》蓝皮书(以下简称蓝皮书)。


中法核能合作在近年来正逐渐从“硬核”的技术合作向着更具前瞻性的“软实力”领域拓展。


2023年发布的中法联合声明曾提出:“两国致力于在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和法国原子能和替代能源委员会协议等基础上,继续推进在核能研发领域前沿课题上的合作。”


此次蓝皮书的发布,是中法两国在核能研发领域前沿课题上的一次生动实践。


“蓝皮书是中法两国在核能战略研究层面开展的务实合作,这在之前是没有过的。选择在中法建交60周年的历史节点时发布,也可被视为是中法核能合作新征程上的一个开篇之作。”中核战略规划研究总院董事长罗清平介绍道。


蓝皮书通过历史回顾和战略研究的方式来诠释中法两国的核能发展思路和做法,从宏观的视角对未来核能产业进行深度研判。研究内容主要覆盖全球核能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核电在应对气候变化危机中发挥的作用、核电安全性及核电安全技术标准相关进展、核电与其他新能源耦合发展的经济性提升举措等,系统描述中法两国的核能发展现状以及良好实践。


蓝皮书中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2月底,法国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61.37吉瓦,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位列世界第二,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1.63吉瓦;中国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53.15吉瓦,在运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位列世界第三,在建核电机组装机容量为23.72吉瓦。


中法两国作为核能大国,正通过持续合作为全球清洁能源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提供强劲动力。当前,能源低碳转型已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事业。中法核能合作未来前景广阔,两国将一同携手,为推动中法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