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际核讯  > 2019年度世界导弹及核武器发展综述

2019年度世界导弹及核武器发展综述

来源: 战略前沿技术 发布日期:2020-01-06

    2019年世界核形势严峻,核大国的导弹及核武器无论是在威慑理论和军控政策,还是武器技术、作战使用方面都有实质性的发展变化。

    一、巩固战略威慑,深化攻防威慑

    (一)宣示国家核政策,巩固战略威慑

    为了遏制核对峙升级,美俄在本年度内几乎都采取了政策宣示方式,以巩固对对手的战略威慑。2019年4月,美国发布《美国核威慑政策》声明,阐述了美国核威慑政策与核武器作用,并强调美从未采用不首先使用核武政策,因为这可能招致攻击或胁迫。8月,印巴关系最紧张时,印国防部长高调宣布保留改变“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权力,而巴方也作出相似表态。

   

 图 1《美国核威慑政策》声明文件

    (二)规范实战化步骤,深化攻防威慑

    2019年6月,美公布新《核作战条令》,再次明确使用核武的条件、组织与程序,并宣称需在战场上使用核武器获得主动。根据条令场景,美研究发现核战几小时内将造成3400多万人死亡。1月,美发布《导弹防御评估》报告,强调重回“大国竞争”,发展针对中俄的导弹防御系统。

   

 图2 美国《联合核作战条令》

    二、制定新发展规划,重塑军控体制

    (一)适应新的形势,调整发展规划

    2019年4月的《美国核威慑政策》声明规划了应对中俄的三位一体核力量形式。6月,美总统特朗普承认核武大规模升级计划。随后在9月美国防部官员提出用陆基导弹替代航母抗衡中国的建议。俄则在《2018年至2027年国家武器装备发展纲要》中将战略火箭兵新装备比例要求再次提高,并将2027年前8艘“北风之神”核潜艇数量增至10艘。英国在年度内发布了名为《英国未来的核威慑力量》的白皮书,对未来核武器和平台发展进行了规划。

图3 《英国未来的核威慑力量》白皮书

    (二)军控分歧突出,军备竞赛加剧

    2019年8月,《中导条约》失效后,2021年2月到期的《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失效可能性增大。美俄为占得先机启动了新的军备竞赛。2019年8月,美国试射500千米常规陆基巡航导弹,并公布了多项中导计划。而俄早前已声明其也将发展类似武器。

图4 美国在2019年8月18日进行的中程巡航导弹试验

    (三)谋核意愿明显,核态势趋恶化

    2019年9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土不能拥有核武器不可接受。乌克兰声称没有必要承担《布达佩斯备忘录》义务,需发展导弹和核武器保卫国家。此外,美退役官员也宣称,为保证核武库的安全可靠,必须立刻恢复地下核试验。

    三、加快系统改进,增强综合能力

    (一)改进指控系统,提高应急反应

    2019年内,美轰炸机“全球机组战略网络终端(GlobalASNT)”交付,俄也完成新型伊尔-22M11-RT无线电中继机(核战指挥机)信息化改造,并在8月表示,可能考虑重启可自动发射核导弹对敌实施核报复的“圆周”系统。

    (二)武器改进升级,延长系统寿命

    目前,美仍在对“民兵3”导弹的Mk21再入器进行更新,并增加“爆炸高度补偿”功能,以提高命中率。而海军的W76-1/Mk4A弹头也在进行类似引信升级。8月,美还完成了B61-12型核航弹的三次非核系统飞行测试,这是该型武器延寿项目的关键性试验。

图5 美国B61核航弹

    (三)完成多样化改进,提高综合能力

    目前,美正在对现役B-2隐形轰炸机进行综合系统改进,转用极高频卫星通信,以便更好的通信与指控。而俄则在年度内提出将两艘“台风”级弹道导弹潜艇改装成“口径”巡航导弹潜艇计划,并从2018年底启动现役X-101和X-102巡航导弹换装电子战系统的项目,以提高抗干扰能力。印度则在2019年9月成功试射本土化,大幅提高了导弹武器的综合作战能力和自主可控水平。

    四、发展新型系统,保持战略优势

    (一)筹划新导弹项目,确保技术先进

    除了已经在8月测试的陆射型“战斧”4导弹外,美还将在年内晚些时候测试射程在3000至4000千米之间的新型中程弹道导弹。美国防部表示,新型巡航导弹在2021年中期进行实战化部署,而新型弹道导弹需5年左右时间进入实战化部署。俄1月透露正在研制“口径”-M巡航导弹,该导弹采用新发动机,射程将提高到4500千米,预计2027年前完成研制。本年度内,俄还透露“萨尔马特”重型导弹的技战术性能,并称将在2020年完成测试,2021年服役。俄国防部还在8月透露可能重启“巴尔古津”铁路导弹系统。

    (二)组织试验发射,多型号获突破

    俄在2018年12月试验了采用高超声速弹头的“先锋”导弹,为2020年前服役奠定了基础。美则在2019年8月《中导条约》失效后率先试验使用陆基MK41垂发系统的“战斧”Block4陆射巡航导弹。印度则在2018年12月试验“烈火5”和“烈火4”导弹后,在2019年11月第五次试验射程3500千米的K-4潜射弹道导弹。朝鲜则于10月完成了估计射程1900千米的“北极星”3潜射弹道导弹试验。

图6 俄罗斯“先锋”导弹发射试验

    (三)发展新作战平台,保持持续威慑

    在海基平台方面,美国海军在2019年4月签署新导弹发射管建设协议;7月,完成新型潜射导弹发射系统测试;8月签署“三叉戟2D5”导弹发射系统合同。英国则在2019年初为新的战略导弹潜艇计划追加拨款。印度则在8月透露正在发展的“S-5”新型战略核潜艇情况,该艇可搭载6000千米射程的K-6潜射弹道导弹。朝鲜在7月公开领导人视察消息时透露正在建造新型弹道导弹潜艇,该艇估计搭载今年试验成功的“北极星”3导弹。2019年7月,美空军透露正在发展的B-21新型战略轰炸机将于2021年12月首飞。俄则在1月确定新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PAK-DA的最终技术指标,该机计划于2028年至2029年投产。

图7  朝鲜试射新型潜射弹道导弹“北极星3”

    (四)验证新技术,确保战略优势

    高超声速技术作为未来导弹武器发展新方向,成为各国开发的重点。2019年6月,美空军利用B-52轰炸机进行了“空射快速响应武器”(ARRW)项目AGM-183A空射高超声速助推滑翔导弹首次系留试验。印度6月也完成了首次HSTDV高超声速飞行试验。俄则在1月完成了“海燕”高超音速巡航导弹核动力装置试验,而美在8月俄发生试验场爆炸事件后透露,其也正在进行类似核动力技术开发。

  

  图8 印度展示的HSTDV模型

 

   图9 俄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

    五、积极改进核武器,谋求技术发展

    (一)核武器改进升级,提高威慑可靠性

    近年来,为满足威胁应对需求和延长库存核武器寿命,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核武器的改进与升级。2019年2月,美完成首个W76-2低当量弹头生产,并将在本年度末交付海军。9月,波音、洛·马等公司获得将Mk21集成到“陆基战略威慑系统”的合同。英国在本年度中则致力于将Mark 4弹头升级为Mark 4A。

图10 美国W76-2核弹头

    (二)开展核技术试验,保证核武库先进

    在全面核禁试条件下,美俄等国为满足核技术发展需要,仍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核技术试验。2019年2月,美核安全局批准11亿美元用于维持次临界核试验的先进源和探测器(ASD)计划概念设计。5月,美再次进行名为“Ediza”的“亚临界核试验”。6月,美指责俄进行了“略高于零当量水平的超低当量核试验”。

    (三)发展科研能力,挖掘核武开发潜力

    2019年初,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宣称,正在国家点火装置(NIF)上实验,为核弹头翻新提供数据。8月,美能源部投资建造名为“酋长岩”的E级(百亿亿次级)超级计算机,以支持核武器研究。

六、加快武器部署,开展综合演训

    (一)加紧部署巡航,增强核武实力

图11 外媒绘制的“锆石”导弹想象图

    本年度3月,美5架B-52H战略轰炸机飞临挪威海进行巡逻时进行了对俄城市的模拟攻击,随后俄派2架图-160轰炸机在巴伦支海、挪威海和北海上空战斗巡航,并逼近英国菲尔福德空军基地。同时,双方都加快了新系统作战部署。俄在3月完成“锆石”高超声速导弹在“莫斯科”号巡洋舰的装备,6月完成“先锋”导弹团部署,并在年初完成“波塞冬”核动力航行器测试后,确定了32枚的部署计划。

图12 俄“波塞冬”核鱼雷水下测试

    (二)组织发射训练,提高战备水平

    由于新型装备大量列装,本年度内多国组织了大量发射训练。2019年5月、8月和10月,美3次抽检试验“民兵3”导弹,5月、9月完成5枚“三叉戟2D5”导弹发射;俄则在7月和11月两次发射“白杨”导弹,8月发射了“轻舟”和“布拉瓦”潜射导弹;印度除导弹试射外,还在6月和11月,分别进行了“大地”“大地2”“烈火2”和“布拉莫斯”等导弹发射训练,巴基斯坦与其针锋相对,在1月、5月和8月发射了“哈塔夫9”“纳斯尔”“沙欣2”和“加纳维”等弹道导弹;朝鲜则在5月后多次组织短程弹道导弹的发射。

图13 俄战略导弹潜艇导弹下达发射命令

    (三)开展综合演训,应对现实威胁

    本年度中,美、俄等国均组织了多次核力量演习,综合检验了核指挥与武器效能。2019年4月,俄战略导弹部队举行大型机动演习;10月,组织了“雷霆2019”战略核演习,发射了“亚尔斯”“蓝天”等型导弹。这些演习有效的遏制了针对俄罗斯的外部现实威胁。

    关键词:《美国核威慑政策》;《核作战条令》;《导弹防御评估报告》;《2018年至2027年国家武器装备发展纲要》;《英国未来的核威慑力量》;中程巡航导弹试验试射;地下核试验;“全球机组战略网络终端(GlobalASNT)”交付;伊尔-22M11-RT无线电中继机(核战指挥机)信息化改造;“圆周”系统;Mk21再入器;W76-1/Mk4A弹头引信升级;B61-12型核航弹;极高频卫星通信;“口径”巡航导弹潜艇计划;“布拉莫斯”巡航导弹;“S-5”新型战略核潜艇;潜射弹道导弹“北极星3”;海燕核动力巡航导弹;W76-2低当量弹头;“Ediza”“亚临界核试验”;“酋长岩”E级超级计算机;波塞冬”核鱼雷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