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切尔诺贝利  > 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仍需加强——从网友态度分析HBO新剧《切尔诺贝利》

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仍需加强——从网友态度分析HBO新剧《切尔诺贝利》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发布日期:2019-06-25

    2019年5月,美国HBO电视台与英国天空电视台联合制作、播出的电视剧《切尔诺贝利》,引发舆论关注。

    剧情讲述的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人为灾难之一——1986年发生在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剧中描述了事故发生原因,以及人们如何牺牲自己拯救灾难中的欧洲。

    截至6月4日16时,通过搜索引擎可搜索到相关报道及评论90余篇,相关消息在境内“新浪微博”、境外“推特”共被转发及评论2.6万余条;网民情绪整体趋于中立,正、负面占比持平;约70%的网民认为面对核问题应公开,同时不应散布谎言。

    对于涉核话题,网友评论趋于理性、客观,这与我国近年来坚持“政府主导、合力施策”的原则,推进核与辐射安全科普宣传、信息公开、公众参与、舆情应对“四位一体”的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工作是分不开的。自2015年原环境保护部印发《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工作方案》后,公众对核与辐射安全知识的了解、接受程度有了较大幅度提升。

    如有网民表示,“在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我们恐慌的是对辐射的未知,消除未知的手段是宣传。”

    还有一些网友对剧中涉及的核安全知识进行了科普。有网友对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的调查报告进行了解读,还有网友介绍了石墨反应堆(RBMK)的设计缺陷。

    一些网友认为,不应因为发生过事故就反对设立核电站甚至废核。有网友表示:“从环保的角度上说,核能发电仍然是当今世界最清洁、高效的。然而警钟却要长鸣,安全必须是核电站的第一要务,从这个角度说,不断反思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必须的。”

    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核与辐射基本概念等存在认识误区。比如,网友评论中有不少提及辐射传染、胎儿吸收母亲辐射、核火焰等,混淆了辐射和传染性疾病、有毒物质等概念。

    也有一些人因辐射知识匮乏,产生对辐射的恐惧。如有网友网购测量辐射的仪器时,称“我媳妇有甲状腺疾病,要做碘131治疗。131治疗完,病人体内的放射元素要靠半衰期慢慢消耗,这段时间不能接触孩子。为了保险起见,我买了放射辐射测试笔。”从评论区上对应的图片上看出,这种辐射测试笔体积小,外观简陋,测量出的数据可能不准,从而导致公众产生困扰。

    还有网民提出:怎样才能清除辐射呢?其实,这样的疑问主要是不清楚辐射的本质是一种能量,离开外在辐射源,辐射也就不存在了,而不是像有毒物质一样进入物体内部,需要慢慢释放。

    以上案例说明,核与辐射安全公众沟通工作仍面临巨大挑战。建议近期应抓住《切尔诺贝利》剧集播放热点,对公众关心的核与辐射知识,组织系列科普宣传,如辐射的本质、内外照射的区别及防护、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和原子弹爆炸的区别、辐射剂量测量的原理及常用仪器等。可重点解读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相关报告。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