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真正可怕的地方是发生核泄漏事故
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 发布日期:2015-04-06
2011年3月11日,日本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强烈的地震,造成了日本东北部地区的大面积停电,而核电站自身供电系统也受到了影响而进入“断电”的警戒状态。
按照核电站的设计,这时备用供电系统应该起到替代作用。但地震造成的海啸已穿过防波堤,淹没了核电站的备用发电设施,负责向反应堆内注水的水泵在断电状态下已经无法工作。
核冷却的停止最终引发了福岛核事故的爆发:大量氢气被喷出,反应堆顶盖被掀起,核物质四处扩散,大火燃烧,反应堆芯出现了部分熔化。
而比日本这次核泄漏事故更严重的是1986年,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爆炸,连续十天喷射出大量辐射。将近20多年后,一份名为《切尔诺贝利的遗产:健康、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的科学报告显示,将会有4000人最终死于这场事故。
该报告研究小组发现,仅有50个人的死因与1986年切尔诺贝利第四号反应堆爆炸后接触严重的辐射直接相关。而其他的死因可能是由于爆炸发生后居住在附近的人们有更高的患癌症的可能性。
专家们在对以上两则事故进行研究后得到的结论是:这是天灾和人员操作失误导致的。他们认为,核电站本身没有问题。
中国工程院院士潘自强曾向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称,核电链发生事故的概率是很小的,即使发生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和切尔诺贝利这样的灾难性事故,但从整体上看,也不能改变核能是安全、环境友好产业这一结论。
在正常情况下,红沿河核电站方面表示,核电站运行不会对周边居民带来任何影响。只有在极端情况下——当核电站发生非常严重的事故,所有安全措施全部失效时才需要启动场外应急行动。
事实证明,自从人类开始利用核能发电半个多世纪以来,这样的事故就像是天上掉下的陨石击中人类的脑袋那样稀少。
核电究竟需要达到怎样的安全程度才算安全?这还是一个问题。按照墨菲定律,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