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核科普  > 大亚湾崛起首座大型核电站

大亚湾崛起首座大型核电站

来源:南方日报 发布日期:2010-09-06

      精要

      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核电与爆破原子弹的计划被一同提出。但因种种原因,核电发展之路并不顺遂。

      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水利电力部和广东省政府计划在深圳市大鹏镇境内建设一座核电站,因选址在大亚湾畔岭澳村,故命名为大亚湾核电站。国务院常务会议在1982年12月13日正式批准了广东核电站项目。1985年1月18日,粤港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合营合同。1987年核电站正式开工,安装了两台90万千瓦发电机组,并于1994年全部并网投入使用,成为中国第一座百万千瓦大型商用核电站。

      如今,大亚湾核电基地6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巍然耸立。截至去年8月31日,大亚湾核电站累计实现上网电量2012亿千瓦时,输港电力达1443亿千瓦时,年售港电量占香港社会总用电量的四分之一。

      延伸阅读

      发展核电还是个政治问题

      利用核能发电,中国人曾设想了30年。

      在工程启动会次日(1985年),邓小平会见了香港中华电力公司董事局主席嘉道理勋爵,称“用这个项目作为我们改革开放的典范”。

      据老一代核电专家回忆,发展核电还是个政治问题。

      1984年,中国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年度会议,被安排与英法美苏四国同坐第一排。按照惯例,坐前排的都是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国家,而中国内地当时还没有核电站。但主办方表示,“中国有权坐在第一排”,因为中国台湾已有核电站。

      时任中国国家和工业部部长蒋兴雄意识到,能不能和平利用核能,在当时不仅仅是经济问题,还是个政治问题。

      建核电站争议不断

      早在1978年底,邓小平在会见法国外贸部长弗朗索瓦后就宣布,中国将向法国购买两台百万千瓦的核电机组,这成为“大亚湾”的起点。

      选址大亚湾后,1980年12月省电力公司与香港中华电力公司联合编写了在广东合营核电站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报告送审后,各方对是否建立合营核电站的争论非常激烈。部分支持者认为,合营基本上是无本生意,如果广东不搞,一旦香港自找出路,发展核电的机会就错过了;反对声音认为,核电事业应该立足国内,走自力更生的道路。而且向外国银行贷款的事也让很多人想不通。

      拍板建设后,1986年4月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泄漏,有关“大亚湾不安全”的流言四起。香港56个社会团体发动了104万港人签名请愿,要求停建、缓建大亚湾核电站。面对反对力量,7月,邓小平通过电报一锤定音:“中央领导对建设大亚湾核电站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普核”成公关教科书案例

      于是中国老一代核电人展开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普核”运动:广东核电合营公司前往香港尖沙咀办核电展;核电站还和香港旅行社合作,让部分香港民众随旅行团前来参观还未正式开工建设中的“大亚湾”;港英政府的立法、行政部门也自行前往欧美考察核电站……当地媒体对大亚湾的报道开始“转向”,民众观念也逐渐改变,“普核”运动,也成为我国公共关系教科书上著名的案例之一。

      如今,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能力近300亿千瓦时。其中,70%电力输往香港,30%输往南方电网。建设时的贷款也于2008年7月全部还清,连本带息共56.74亿美元。

上一篇:铀的勘探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