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核电:"阳光"方能成大业

核电:"阳光"方能成大业

来源: 中国能源报 发布日期:2010-09-01

      “概率极低的危险是人类可以接受的。其重要前提是,人类对技术存在的风险有充分认识,并有足够的能力来控制风险。而今天的核电技术已经有能力避免破坏性事故的发生。既然如此,还有什么理由不让公众了解核电呢?

      科学技术是连接科学与人类生活的工具。通过科学技术,抽象的科学知识得以对人类生活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美好的,也可能是灾难性的。大多数人会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它能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要看是什么样的人在使用它。也有人认为,科学技术并不是完全中立的,它有着与生俱来的倾向性。两种观点中,笔者倾向于后者。

      例如,火药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会被人类用来制造武器,但青霉素和海绵就很难让哪怕最恶毒的杀手萌生杀意。各种技术的倾向性决定了它们日后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这与科技发明者最初的个人意愿是没有必然联系的。

      当我们了解到科技是一种有倾向的存在之后,不妨追问:核能科技有着怎样的倾向性呢?笔者认为,这项可以产生巨大能量和放射性的科技,本身就具有对自然界和人类带来伤害的属性。它如同一个恶魔,在广岛和长崎残酷无情地向世界展示它的凶恶,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地区毫无征兆地又一次给人类带来灾难。对于这两次灾难,我们可以作出各种不同的解释,但本质上则在于核能自身的这种倾向性,这也是核能之所以让人类感到不安的原因。

      当然,会对自然和人类带来伤害的科技有很多。在冷兵器时代,刀的出现也是一种科技,它坚硬、锋利,可以轻而易举地给敌人致命一击,但今天当我们在餐厅看到厨师在我们面前拿刀切菜的时候,一个正常人并不会感到恐惧。同样,枪炮也有类似的属性,但人们并不会因为看到警察配枪巡逻而感到恐惧。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在一个文明的社会,厨师不会用刀伤害自己的顾客,警察不会将枪口对准无辜的人民。

      既然如此,人类为什么会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还要对核电感到恐惧呢?

      事实上,没有人可以一口咬定厨师和警察不会用手中的武器伤害自己,虽然出现那种情况的概率极低,但可能性毕竟是存在的。因此我们可以说,概率极低的危险是人类可以接受的。其重要前提是,人类对技术存在的风险有充分认识,并有足够的能力来控制风险。笔者认为,化解人们“谈核色变”的心理,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让公众认识核电、熟悉核电。在我国核电界存在着这样一种认识,就是不要宣传核电,只要核电厂所在地的地方政府同意核电建设,即便当地居民不了解核电、甚至不知道将要建设核电厂都没关系。这种认识背后的逻辑是,公众无法理解核电并且必然反对核电建设。但是,这种认识忽略了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中国人的公民意识在成长,中国的公民社会正在逐步形成。如果不让公众了解核电、忽略公众对核电的感受、缺少公众的支持,那么核电的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并终有一天要遭到公众的反对。了解核电的人都知道,今天的核电技术已经有能力避免破坏性事故的发生。既然如此,还有什么理由不让公众了解核电呢?

      其次,核电企业要塑造现代企业的形象。上文提到,人类消除了对刀和枪的恐惧是基于对现代文明的信任。那么,核电企业就应该向着现代企业的方向发展。除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之外,还应该更多地展现自身高科技能力的一面,让人们认识到核电企业时刻跟踪甚至引领着现代科技。在企业文化上,要开放、多元、人性化,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无论是在企业内部还是对外沟通上要强化对个人及人性的尊重。总之,要让公众了解到,核电是现代文明的组成部分,是现代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中国人所呼唤的现代文明、向往的现代生活方式,是不可能缺少核电的。

      最后,健全核电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坚决执行。人是复杂并不断变化的,厨师也好,警察也好,其品性和素质都是不可控的,但是我们却可以通过法律去约束他们。同样,仅仅依靠核电从业者的自我监督,无论他本人是多么出色,都难以获得公众的信任。只有在庄严的法律面前,人类内心深处的幽暗意识才会被驯服和约束。正如同人类驯服了核电一样,核电人同样需要被“驯服”,而能够承担这一责任的只有健全的法律和公正的法律执行者。我国核电建设大步前行,核电安全监管力量和行业管理力量正在日益壮大,但核能立法工作却迟迟未有大的进展。这不但不利于核电行业的健康发展,也不利于核电行业在公众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

      中核集团总经理孙勤日前在接受采访时提出“核电应成为阳光下的新兴产业”,“应让公众更了解核工业”。中核集团由于具有深厚的军工背景,在企业宣传上相对谨慎,但这一次却能主动地采取措施为核电行业赢取公众的支持,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我国核电界开始转变观念,更让我们看到了核电发展的新希望。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