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智造”“双龙”标杆
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3-08-02


工程建模现场扫码一键查看
钢筋用料全过程可视化跟踪
塔吊碰撞风险智能识别化解
配电设备状态实时网络监测
……
在海南昌江
“华龙”“玲龙”两类核电堆型
三台机组共同建设现场
中核二二核电建设者们
正在掀起一场“智造革命”
作为核工程建设领域的“王牌军”,中核二二承担着我国“十四五”首台开工的“华龙一号”机组和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型示范堆“玲龙一号”建设任务。
面对自然条件恶劣、技术难点多、成本管控压力大等问题,中核二二昌江核电建设团队大力加强技术攻坚和创新优化,率先推进先进技术系统性应用,努力实现“工期更短、造价更低、质量更优”核电建造目标。
在“双龙工程”工地入口醒目位置,张贴着施工区域的实时BIM三维模型二维码,管理人员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查看三维模型,对比施工部位,迅速发现并解决问题,避免在现场和办公室两头跑,图纸查看效率提高50%。

除了三维模型查看,“双龙工程”现场还应用BIM技术实现了总平可视化布置、碰撞检查、施工方案的可视化交底、施工逻辑推理、3D模型打印,提高了安全技术交底质量;使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有效提升了工效,保障了一级里程碑节点3号机组内穹顶吊装在安全质量受控前提下提前38天实现。
昌江核电现场塔吊上安装了群塔作业可视化防碰撞系统,作业时,当判定塔机吊臂有碰撞风险,系统将自动切断吊臂回转和变幅动力,只允许向安全方向回转;塔吊设备之间即将发生碰撞或者其他危险时,还会及时发出警报信号提醒司机和塔吊指挥,快速、方便地为群塔作业提供保护。可视化防碰撞系统安装完成投入使用后,昌江核电项目部防范化解作业风险效果显著,未发生塔吊剐蹭、碰撞事件。同时,群塔作业系统附加了工效测算功能,推动了现场塔吊作业工效管理可视化、规范化。

针对钢筋体量大、加工作业线分散现状,为更好解决现场钢筋半成品找料难耽误工期、错用料重复加工增大成本、盘点困难不利于管理等问题,昌江核电项目部通过开发钢筋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料场电子围栏自行设置、分散钢筋可视化盘点,以及钢筋从入库到安装全生命周期各状态的存档备查,提升了成本管控效率。
海南天气炎热,为防止新施工的大面积混凝土由于温度原因及养护不及时原因产生裂缝,项目团队应用大体积混凝土自动测温及自动养护系统,实现混凝土测温数据的远程采集和智能喷淋养护,提高了混凝土养护效率,降低了人工养护成本。

为解决配电网络相关问题,现场安装智能电力仪表、环境传感器等,借助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物联网技术,搭建配电智能化系统,实现环境数据远程采集,以及施工现场配电设备运行、配电网络实时监测。当发生用电故障,系统可远程报警,利于运维人员及时处理。同时,智能配电系统可为运维人员提供全面、实时、准确的数据,有效提高运维效率。项目部课题《基于华龙一号施工的智能变配电管理研究》荣获中国设备管理协会“2023电力行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二等奖”。
在“双龙”齐飞的征途上,中核二二昌江核电建设者们用创新智慧不断注入发展动能。未来,项目部将继续践行“强核报国 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以“创新优化”促进精细管理提升,以创新“智”造,打造“双龙”标杆工程。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