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际核讯  > ​铀价又飙升 发生了什么?

​铀价又飙升 发生了什么?

来源: 中国能源报 发布日期:2022-10-13

受欧洲能源危机推动,业界开始乐观押注核能未来,铀价已飙升至俄乌冲突以来的最高水平。截至9月,八氧化三铀的价格在1个月内上涨超过7%,自去年春季以来首次站上50美元/磅上方。市场认为,在铀产能提升有限且库存加速耗尽的背景下,供需缺口将越来越大,铀价还存在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


铀价和铀类股正触底反弹


《金融时报》汇编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下旬,铀期货交易价格达到52美元/磅,较去年1月飙升超过70%。


核工业市场研究和分析公司UxC指出,不考虑俄乌冲突因素,铀价上次达到50美元/磅的价格水平还是10年前。今年3月,俄乌冲突爆发,铀价一度涨至60美元/磅,但并未维持多久就迅速回落。


麦格理银行长期看好铀市前景,将2023-2024财年八氧化三铀的价格预测上调17%至55美元/磅,2024-2025财年的价格预测上调21%至60美元/磅。美国银行则预测,明年八氧化三铀现货价格有望达到每磅70美元。


事实上,除了铀价,铀类股票和基金也开始触底反弹。彭博社汇编的数据显示,9月前三周,投资者对铀股的热情使其价值增加了约1/3。截至9月下旬,全球第二大铀生产商加拿大卡梅科的股价自8月中旬以来上涨近30%,目前接近历史新高的40美元/股。此外,8月至9月的一个月内,加拿大主要铀生产商的股价普遍上涨了25%-40%。


此外,铀库存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投资颇受ESG类基金的青睐。截至9月中旬,价值18亿美元的Global X Uranium ETF基金上涨约30%,价值10亿美元的Sprott Uranium-Miners ETF基金较7月6日上涨近43%,持有约30亿美元放射性物质的加拿大实物铀信托基金自7月13日触底以来已上涨约30%。


麦格理银行指出,随着对能源安全的担忧日益加剧,核电复苏无疑是推动铀市回暖的一个积极因素。全球主要经济体对能源供应安全的追求,将进一步推动核电复苏,进而带动铀价上扬。


能源危机之下核能优势尽显


“全球电力短缺和能源成本飙升增加了核能作为可行替代能源的吸引力。”彭博资讯高级ETF分析师Eric Balchunas坦言。目前,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都在不同程度地推进核电布局。


彭博社的最新调查发现,自2011年福岛核泄漏事故以来,日本民众对核电重启的支持率首次升至60%。韩国的核能政策也随着新总统的上任发生了转向,开始计划扩大核能产业。


美国刚刚公布的《降低通货膨胀法案》则明确提出,将对现有核反应堆实行税收抵免政策,这无疑会延长该国核反应堆的寿命。9月初,加利福尼亚州决定延长其最后一座运行中的核电站寿命。


对正在经历严重能源危机的欧洲而言,核能优势愈发明显。7月,欧洲议会投票决定将天然气和核电投资列为气候友好的“绿色投资”,为核电和天然气电领域投资扫清了法律障碍。欧委会表示,在“特定情况下”可以将天然气和核能归类为可持续能源。


目前,大部分欧洲国家都开始寻求重启核电或延长在运中的核电站。法国承诺重启所有核反应堆,以避免冬季出现电力短缺,德国则开始认真思考重启核电的可能,计划将在运中的核电站置于待命状态,以便在今年年底之后继续运行。


世界核能协会指出,发达经济体目前的核电成本相当于每兆瓦时97美元,比每兆瓦时210美元的天然气便宜得多,亚洲部分国家的核电成本则相当于每兆瓦时42美元,远低于煤炭和天然气。


“从长远来看,核能是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的一个非常可行的选择。”牛顿投资管理公司实际回报策略主管兼高级投资组合经理Suzanne Hutchins表示,“在这样的大环境下,铀市前景较为光明。”


铀市供需失衡或难以扭转


核电复兴正在重塑铀市场,世界各地的铀生产商都看好铀需求前景,正在进行相应生产业务的调整。然而,铀产能扩张较慢、库存加速耗尽等问题,将成为催涨铀价的强劲推手,这似乎预示着铀市供需失衡很难扭转。


油价网指出,目前,铀的年消费量已经超过年产量,供需缺口可能会随着全球对核电风向的变化越拉越大。


据世界核协会统计,目前已知铀储量仅可满足全球90年的需求,预计铀需求将从2021年的6.23万吨增长至2030年的7.92万吨,并在2040年进一步攀升至11.23万吨。而2021年全球铀产量仅出现小幅增加,较2020年同比增长1.26%,明显低于2014-2019年的平均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核电的扩张和稳定的铀供应也带来了新的挑战。铀的供应链与石油、天然气供应链一样容易受到地缘政治因素的影响。国际金融机构贝伦贝格指出,俄罗斯占全球铀产量的5%,浓缩能力在全球占比则超过40%,一旦俄罗斯从全球核燃料链中撤出,极有可能破坏铀市平衡。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