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青岛大学与中央研究院共建的青岛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仪式在青岛举行。中央研究院党委书记、董事长范霁红出席,并与青岛大学校长夏东伟共同为学院揭牌,青岛大学常务副校长于永明参加活动。

范霁红与夏东伟共同为青岛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揭牌

范霁红对青岛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院的成立表示祝贺,简要介绍了中央研究院基本情况和业务布局,并对青岛大学在核能与核技术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有关建议。他指出,中央研究院与青岛大学共建核科学与技术学院意义重大,双方要以此为契机,加强校企联合,坚持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着力打通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和人才链,建立“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努力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符合产业需要、引领产业创新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共同推动核能产业的稳健发展。

夏东伟对范霁红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希望能够依托中央研究院的研发资源和实力,在开发课程、聘用专家讲师、建立实践基地、实验资源等方面进行合作,集聚优势力量,推动企业育人、学校育人思想的贯通和融合,共同培养具有社会竞争力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实现科教融合、产教融合,为我国核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双方合影留念
揭牌仪式前,青岛大学物理科学学院院长滕冰介绍了学院的基本情况、核科学与技术专业建设方案以及学科发展规划,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院长许长海介绍了学院情况与核防护相关工作。
中央研究院总经理助理、经管中心主任李玉全,核能所负责人及有关工作人员参加上述活动。
相关链接
中央研究院多年来一直在核能领域蓄力深耕,在履行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重要使命的同时,努力巩固现有技术优势,推动科技研发和科技成果转化。
开展核能产业战略性、先导性和重大共性技术研发,研究领域涵盖先进核能系统研发、核能软件与数字化、核能试验技术研究与应用、核能材料研发、核技术应用研发;
研发出了我国首套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OSINE软件包、自主化核电厂全范围模拟机以及核应急一体化响应支援指挥系统在内的多项科研成果,并实现了成果转化;
开展了第四代核反应堆、小微型核反应堆等先进核反应堆技术研究,开展前瞻性强、前景广阔的核技术应用研发工作;
形成了包括开封能源实验基地在内的4个功能完整、各有特色的非能动试验研究基地,建成了4项大型综合性能试验台架、20余项单项性能试验台架;
自建了完整的材料研究设施70余套,具备完备的制备、力学、腐蚀、微观、仿真能力。
在核能与核技术领域积累了深厚的技术、经验、人才、资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