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核电信息网 发布日期:2022-03-22
2021年3月22日,
我国核潜艇首任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
默默走完了他“深潜”的一生。
今天是他离开我们一周年的日子,
在这一年时间里,
我们追忆彭老事迹,
学习彭老精神,
宣讲和聆听着彭老的故事……
这些点点滴滴都深深的影响着
每一位核动力院的年轻人
薪火相传
接续奋斗
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
核动力人写下了对彭老的怀念,
对自己的鼓励
……
中国核动力事业的守护神
五十多年前,彭士禄老先生来到大山沟中的909基地,克服阴暗潮湿的气候和蛇鼠肆虐的恶劣环境,隐姓埋名,夜以继日为核潜艇事业奋斗。五十多年后,当我拖着行李箱迈进基地,也从未想过就在这一刻,我的生命与彭老,与核动力事业,和与为这份事业拼搏过的千千万人,交融交汇,紧密连结。
现在的基地已不复往日热火朝天的开工景象,但它依旧顽强地矗立在时空的长河里,隐秘而伟大,庄重而肃穆,温厚包容地接纳每一位踏足的人。每当我独自一人漫步在基地里,那座拓荒铜牛雕塑,被落叶覆盖的寂静故居,镌刻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金色大字的招展红旗,都向我昭示着先辈的意志,诉说着时代的血汗艰辛。清冷深夜,寒风瑟瑟,在挑起的夜灯下,我总能从朦胧夜色中看见另一道皎洁月光。一桌一椅,一人一尺,彭老也沐浴在这样的月光下,瘦削的肩膀、斑白的头发、有力的笔锋,诉说无言的力量。彭老是老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督促我克服工作中的艰难险阻;是向导,为我拨开混沌迷雾;是核动力人的守护神,不断浇筑向前开拓的信心和勇气。春日熙熙,草木萋萋,又是一年春,又是一代开拓创新,拼搏自强的核动力人。
——沈安荞
毅力、能力、胆力
——彭士禄的宝贵精神财富
彭士禄,我国核潜艇总设计师,核动力事业的建设者和奠基人,他身上的“三力”——“毅力、能力、胆力”仍是吾辈青年必须薪火相传的宝贵财富。
彭老的毅力贯穿着他的一生。艰难困苦难以移其心、挫折坎坷不能夺其志,彭老的人生回答了一位优秀共产党人如何凭借毅力,度过了饱受迫害与挫折的幼年时期与大山沟里为祖国核动力事业不懈努力的奋斗时期。
彭老的能力让他泰然面对任何挑战。彭老同事曾展示的记事本,上面写满了彭老对于核电站中每一个技术细节的记录。作为技术总负责人,彭老对每一处技术细节都能把控到位。聚沙成塔、滴水穿石,彭老总能克服艰难险阻,成就伟大事业。
彭老的胆力是最令人敬佩。“彭拍板”的称呼表明他遇事敢决断,敢拍板。无论是第一代陆上模式满功率调试时的处变不惊,还是大亚湾核电筹建时大胆提出“股份制”,彭老总是能给出正确答案。正如彭老所说“心里有数才敢拍板”,彭老的胆力源于从自己的积累与努力中习得的能力,以及不惧困难与挫折的毅力。
我们如今的工作环境,相较于昔日山沟里土房中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彭老身上的“毅力、能力与胆力”,仍是中核青年在核工业第二个春天里,披荆斩棘、赓续前行的不竭动力。
——曹铭泽
愿将此身长报国
彭老的童年经历过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而这也磨练了其不怕困难艰险的性格。因为祖国需要,毅然决然的改变专业学习;因为祖国需要,彭老从零开始,为祖国的核动力事业奉献了一生。彭老曾在自述中这样写到:如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而在彭老去世后,为遵从他的愿望“永远守望祖国的海洋”,彭老及其夫人的骨灰被撒入了渤海——那里是中国第一艘核潜艇下水的地方。彭老这一生如《感动中国》颁奖词中所写:如同你的作品无声无息,但蕴含巨大的威力。彭老用自己坚挺的脊梁,赋予了国家自立、民族自强的力量。
“只要祖国需要,我当然愿意”这不仅是彭老的祖国留下的誓言,更是对我们年轻学子的鞭策。在这个新时代的我们,生逢盛世,肩负重任,更应该将彭老的精神融入在我们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与时代同行前进,不惧艰难苦险、传承红色基因。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涂佩佩
热 爱
在彭士禄事迹展览馆中,彭士禄院士的话语特别引人注视,“我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
在深海中游弋着的中国核潜艇,在沿海边伫立着的中国核电站,深藏着彭士禄院士的功与名。2021年3月22日,彭士禄院士因病逝世,享年96岁。
“活着能热爱祖国,忠于祖国,为祖国的富强而献身,足矣”。他穷毕生之能,窥宇宙之理;尽九霄之志,筑国防伟业。深刻体会到老一辈核动力人的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精神。
热爱,只需要一瞬,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前行,国士无双,吾辈楷模,愿追随先生脚步,与中华共崛起,不负青春韶华。
——彭瑾
写给一生奉献的彭士禄院士的一封信
尊敬的彭院士:
您好!
很荣幸与您同时代,也非常感谢您做出的一切努力。希望借写信表达对您的敬仰之情。
源于崇拜,将您传奇一生汇聚成一首散文诗《彭院士的奉献一生》。
《彭院士的奉献一生》
一九二五年降临于世界,
苦逃难流转于百家之间。
父母遇害以致天人两隔,
祖母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叛徒出卖以致双双入狱,
信念坚实笃定从未动摇。
姑妈誓死守护烈子身份,
爬数公里染膝血以出狱。
只要祖国需要便是答案,
留学奋斗三十三门优秀。
与核结缘万年誓言藏心,
工程开发极度缺金少技。
手算助科研实调奠底气,
晚年切胃花甲奔核电站。
一生只做国家需求项目,
捐奖金以培核事业人才。
您的一生充满着奉献精神。我要从三个方面向您学习:
第一,学习您牢记初心使命的执着与坚韧。第二,学习您敢为人先、甘做“拓荒牛”、攻坚克难的奋斗姿态,弘扬越艰险越向前的大无畏气概。第三,学习您不求名利及捐助奖金为国家培养核事业人才的奉献精神。
此致
敬礼
张安锐
2022年3月17日
地点:成都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