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核能行业收官佳音频传
来源: 中国核工业
发布日期:2022-01-11
◎ 肖雨
未雨绸缪,谋划长远,2021年的最后一个月蕴育着新的一年的希望和梦想。作为中国未来一年经济政策风向标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8日至10日在京举行。会议确立的“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经济工作总基调,在世界疫情总体态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释放出沉着应对重大挑战、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稳中求进的重磅信号。而核能行业各领域在12月也频频传佳音,为2021年收官增添新的亮色。

▲ 浙江海盐核能供热示范工程
12月3日,中国南方首个核能供热项目“浙江海盐核能供热示范工程”在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正式投运。该项目是中核集团首个核能供暖节能示范工程项目,由秦山核电与海盐县合作,利用秦山核电基地机组冬季剩余热功率,在不影响机组原有发电量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向海盐县公建设施、居民小区及工业园区提供大规模安全、零碳、经济的核能供暖。该项目共分为三个建设阶段,目前完成的第一阶段供暖面积达46万平方米,惠及近4000户居民。到“十四五”末项目全部建成,能够满足当地约400万平方米供暖需求。
作为中国核电发展的起源地,浙江海盐承载着难以计数的核电记忆。30年前,我国大陆首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正是在这里并网发电。12月15日,中核集团秦山核电安全发电30周年报告会暨中国核电创新发展论坛在北京、杭州、海盐三地举办,全面总结了以秦山核电为代表的中国核电发展经验和成就,共同讨论如何发挥优势助力“双碳”目标实现、推动高质量发展。历经30年开拓发展,秦山核电已拥有9台运行机组,总装机容量660万千瓦,年发电量约520亿千瓦时。截至目前,秦山核电基地累计发电超过6900亿千瓦时。秦山核电交出的“绿色成绩单”正是核能助推经济社会绿色发展的缩影。

▲ 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首批实验成果发布会
12月18日,我国首个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项目——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首批实验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首批发布4个核天体物理关键反应实验研究成果,其测量灵敏度和统计精度均高于国际同类装置水平,达到国际核天体物理直接测量的最大曝光量、最宽能量范围和最高灵敏度。这标志着我国核天体物理实验研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我国成为世界上继意大利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具备开展深地核天体物理研究的国家。据了解,核天体物理是基础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之一。我国物理学长期发展规划中将核天体物理列为重要发展领域,而基于深地实验室的天体核反应测量能够提供最基础和精确的实验数据。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位于四川省凉山州锦屏山,是目前世界上最深的地下实验室,垂直岩石覆盖达2400米。

▲ 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
12月20日,我国宣布: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送电成功。这是全球首个并网发电的第四代高温气冷堆核电项目,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少数几个掌握第四代核能技术的国家之一,意味着在该领域我国成为世界核电技术的领跑者。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是我国核电自主创新重大标志性工程,装机容量20万千瓦,于2012年底在山东荣成开工建设,是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首座具有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特征的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据悉,示范工程投产后,高温气冷堆将进一步向“氢、汽、水、热、电”5大细分目标市场进军,为“双碳”目标实现提供高温气冷堆综合解决 方案。
12月28日,海南昌江核电二期4号机组核岛开工建设,为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再续新缘,对推进海南清洁能源岛建设再添动力。
12月24日召开的2022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发布了2022年能源工作的7大重点任务,其中强调,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计划建成福清6号、红沿河6号、防城港3号和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4台机组,新增装机367万千瓦。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推进具备可靠条件的核电项目核准建设。这也为核能业界的2022年勾画出一幅大有可为的前景。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