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由上海市核电办公室、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上海市核学会共同主办的,以“核能科普共商共建,双碳双减同频共振”为主题的“上海核能公众开放日暨全国科普日核科普联合行动”在公司举办。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交通大学国家电投智慧能源创新学院,上海市经信委、上海市教委、上海市科委、上海市建交委、徐汇区教育局、徐汇区科协、徐汇团区委、虹梅街道、上海科技馆相关处室负责人和媒体代表,共同见证“校企共建”核科普模式,共商共建核科普教育基地。
活动特别邀请了徐汇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上海市世界外国语中学、上海市康健外国语实验中学、上海市中国中学、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徐汇区向阳小学、徐汇区田林第三小学、徐汇区西位实验小学等学校师生代表,签订核科普共建协议,授予“核科普教育站点”及“核科普教育大使”称号。

本次活动由核科普联合行动、大师讲堂、核科普展厅参观三部分组成。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总监荆玉成,上海市核电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陆海宾分别作开场致辞。

公司总经理王明弹以“双碳双减、聚核汇力,打造区域化核科普生态圈”为主旨,就上海地区核科普规划作主题介绍,着力构建“人-书-影-物-展”核科普内容体系,打造“点-线-网”全面覆盖的区域核科普生态圈。

徐汇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宋伟,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严锦泉共同发布了首套《核科普精品课程》。
会上还进行了上海核工院“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建设交通系统组织生活开放点”“上海市中小学质量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徐汇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家门口的社会实践研修基地”的揭牌仪式。
在徐汇区教育局副局长梁斌、徐汇团区委副书记陆璟琨,上海市核电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陆海宾,上海市核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副所长李晴暖、公司总经理王明弹的见证下,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周俊颖与中小学校方代表签订了校企共建协议。
来自各中小学的20位师生代表被授予“核科普教育大使”称号,8所学校机构被授予“核科普教育站点”称号。
“大师讲堂”环节,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总设计师、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核能总工程师、国和一号总设计师郑明光作《我国核电发展创新,助力3060目标实现》专题授课,介绍了我国核电发展历程、核电重大专项研发成果以及核电核能对于“中国3060”目标的贡献和价值。

学生代表们向郑明光提出“三代核电型号‘国和一号’非能动设计,核电站顶部的大水箱中的水在冬天是否会结冰?”“核电站有寿命周期,哪些因素制约了核电站的寿命期限?在寿命周期内核电站建设是否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性工程?”等问题,郑明光一一作答,为同学们启发兴趣、提升认知,并鼓励同学们从小培养探索科学的精神,成长为国家未来的科学技术栋梁。
在深入浅出的讲堂之后,各政府机构嘉宾参观了人因工程实验室,各学校机构的大小朋友们参观了科技创新成果展厅。
作为我国核电的肇兴之地,上海具有开展核科普工作得天独厚的优势。上海拥有国内最完整、综合实力最强的核电产业链,涵盖近200家核能相关企业。近年来,上海累计实施核电科研项目总投入达超100亿元,形成专利近3,000项,是上海“四个品牌”中“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两大品牌的典型代表,具有良好的核科普资源。
国家核电(上海核工院)作为全国核科普教育基地,将在上海市核科技、科普相关政府单位以及上海科技馆的指导下,在中小学校兄弟单位的支持下,充分发挥内部知识优势、人才优势和业务优势,积极谋划上海核科普发展方向,把科学理念根植于市民公众,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落实国家科技战略规划、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以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助力。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变得极为重要。在“双减”大背景下,公司正进一步探索优化校内外科学教育资源有效衔接机制,深化校企合作行动,引导中小学充分利用科普教育基地广泛开展各类学习实践活动,开发开放优质科学教育活动和资源,鼓励设计大师、工程师等科技工作者走进校园,将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科普科技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多方面、多维度共同发力,拓展学习空间,开展科学教育,为“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