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甘肃生态环境 发布日期:2019-11-04
“2019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近日成功落幕,在此期间,中核集团成功牵头主办了“核能安全利用与行业发展展望论坛”。该分论坛以“核力创造 美好未来”为主题,是全球能源领域的一次高端对话与成果展示,对推进能源技术创新、深化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分论坛邀请到了近200名国内外嘉宾,包括政府领导、国际能源领域的知名科学家、企业高管、专家学者等。大家共同探讨了核能安全利用的关键问题,展望了核能行业未来发展的前景,会上形成的共识将对核能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核安全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核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安全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我国在核事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始终坚持安全第一,按照严格的标准实施管理,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核安全道路。多年的核安全监管历程和国际实践经验表明,核安全与核能发展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和条件,只有秉持为发展求安全,以安全促发展的理念真正实现安全保障,核能才能可持续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年9月3日发表的《中国的核安全》白皮书显示,在近年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同类机组综合排名中,中国核电机组80%以上指标优于世界中值水平,70%以上指标达到世界先进值。2018年,12台运行机组WANO综合指数满分,世界领先。
对此,生态环境部核设施安全监管司副司长巢哲雄借此次论坛的机会,全面阐述了白皮书的重要意义。他表示,白皮书是深入宣贯核安全观的重要指南、全面分享核安全监管实践经验的重要载体、积极回应公众核安全关切的重要渠道、持续推介我国核安全治理方案的重要途径。
巢哲雄强调,贯彻落实白皮书首先要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核安全是关乎国家安全、关乎人民利益的天大的事,务必严上加严,确保万无一失,不能有丝毫的侥幸心理。其次是全面加强核安全监管。分两个方面,一个是体系,一个是能力。从完善监管体系来说,要持续完善核安全法规标准体系,大力推广核安全管理体系,提高监管法治化、规范化水平。同时要不断提升监管能力。第三是联防联控核安全风险。第四是营造共建共享的核安全氛围。第五是巩固转化工作成果。要固化与行业单位的联合协作模式,加强政策研究、规划编制等领域沟通协作,推动资源整合和力量共享,共同合作开创核安全工作新局面。
大力发展核能势在必行
此次论坛上,针对核电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大家各抒己见,形成了很多具有开创性的认识。众所周知,能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能源问题,做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当前,全球性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正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社会。核能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世界的有效途径。论坛上,山西省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吴伟明确表示:“对于能源资源有限、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费高居世界前列的我国而言,核能清洁、安全、高效是推进低碳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力发展核能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国际能源署(IEA)中国合作部原主任涂建军在论坛上也对核电行业做出了客观、透彻、理性的分析。他认为世界能源领域出现了一个较大的变革,就是能源行业已脱离了供不应求的局面,总体上是供大于求。但同时,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未来中国的GDP实现继续增长是必然的。这个历史背景对核电发展是有利的,未来地方政府对核电项目的需求会更加强烈。
论坛上,中核集团等企业纷纷发声,表达了对中国核电发展的坚定信心。中核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顾军表示:“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提高核电利用水平,是全世界核能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中国始终坚持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积极致力于发展三代核电,国外的三代核电技术纷纷在中国落地建成,中核集团自主研发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也取得重大进展。我们相信,随着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规模化发展,核电的竞争力必将进一步提升,能够为推进能源革命贡献更大的力量。”
核技术应用是核产业经济新蓝海
当前,我国正处于从核大国向核强国迈进的关键阶段。核工业在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面临着由跟跑向并跑、进而实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机遇。核能的开发利用是我国能源生产革命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战略重点,是核科技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但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清堂在论坛上指出:与核电发展的状况相比,核能与核技术应用的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前景。中核集团将积极探索用核能制氢优化煤炭冶金和化工产业、低温供热堆为城市供暖,以及核技术应用手段改善民生等领域,使得核能技术能够在优化能源结构和保障能源供给的同时,进一步服务人民的生产生活,不断扩大我国核技术应用领域,使核科学与技术更多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建设和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针对核技术应用的前景,顾军表示:“中国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中核集团在核技术应用方面拥有先进的技术优势,独特的全产业链优势、雄厚的资金和人才实力,我们愿同全球各方伙伴深化合作,共同深化核技术应用的核技术创新,共同拓展中国和全球的核技术应用市场。”
作为中核集团核技术应用产业的重要实践者,中国同辐在论坛上作了题为《核力无限 赋能美好生活》的演讲并指出,核技术应用产业在中国市场潜力巨大。以医疗行业为例,在美国,一般肿瘤患者需要放射治疗的占63%,而中国还不到20%。所以,中国的市场是巨大的。未来十年,我们放疗的设备要增加5000至8000台。面对新时代,中国同辐的产业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民健康意识的提升,能够带动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尤其带动核医学、放射医学的发展。此外,国家的政策和发展战略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相当有利的条件,使同辐在高端医疗设备方面大有作为。同时,“一带一路”也带领我们的市场走向国际。
核环保发展已进入“双期”阶段
中国的核工业经过60余年奋斗,在运行的各个环节,技术水平和产能规模均有大幅提高。但随着核能产业的发展,核工业后端环节的差距日益凸显,成为制约我国由核大国迈向核强国的突出短板。不能解决好乏燃料和核废物的问题,核能就很难健康持续发展。核环保产业作为一个朝阳产业,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都具有十分广阔的市场前景。按照十年建设期计算,国内设备采购金额要400亿元以上,累计利税12亿元,每年提供就业岗位万人次以上。在我国“一带一路”宏观战略背景下,国家鼓励优势企业进入核电站退役治理市场,参与国际竞争。
目前,中核环保作为我国核环保的主力军,正深挖国内国际市场,力争占据重要的一席。论坛上,中核环保作了题为《为核能可持续发展筑牢安全环保基石》的演讲并指出,核环保发展当前已进入了“双期”阶段。一方面是核工业迎来了自“两弹一艇”以来最好的发展机遇期。另一方面,核环保到了一个必须要发展的重要时期。进入新时代,核环保产业发展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加快推进核电厂放射性废物的处理和处置一体化能力的建设刻不容缓,这也是我国核能安全高效发展的战略选择。中核环保具有核环保全产业链优势,可以提供从调查、去污、拆除、处理、运输一体化、一站式的整体解决方案。在中核集团内部,中核环保已经与中国核电于近日签署了《中国核电放射性废物运输处置服务采购框架协议》,中核环保将提供管理、处理、处置一体化服务,标志着放射性废物一体化服务模式正式落地。希望以此为契机,同各相关方一道,共同推动我国放射性废物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通过成功举办“核能安全利用与行业发展展望论坛”,使各界与会代表能够充分地聚集力量,最广泛地凝聚了共识,为未来开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合作打下了基础。论坛虽然短暂,但论坛在思想上所激发出的交流、启发的火花还在闪烁着光芒。论坛所埋下的相互支持、相互合作的情感还将持续深化。相信未来大家还将共同携手,促进核能安全利用和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作者:郑可)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