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工程与设备技术  > 科幻作家走进新国企探秘中核 感受“人造太阳”未来之景

科幻作家走进新国企探秘中核 感受“人造太阳”未来之景

来源:中核集团 发布日期:2019-04-23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由中央网信办网评局、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联合环球网、果壳、未来事务管理局、新浪微博共同发起的 “科幻作家走进新国企”第二站——中核集团“人造太阳”主题活动在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正式启动。

  三天的行程,11位科幻科普作家走进中核集团,深入两个中国核工业重量级院所、两个从未开放过的神秘基地,进行调研采风,近距离感受现实版“人造太阳”的聚变力量,切身体会“华龙一号”链式裂变力量是如何造福人类,真正理解钢铁侠的心脏是如何源源不断的提供能量,亲身感受大国重器的工业化力量与美感。

  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毛一翔表示,国有企业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排头兵,中央企业的重大科技成果既服务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也为中国科幻作品创作提供了坚实的科技支撑和现实背景。

  中核集团新闻宣传中心表示,希望 “科幻作家走进新国企”中核集团这一站,能够借助各位科幻作家的写作实力和社会影响力,一起去点燃公众心里“热爱科幻、崇尚科学”的心灵火种。中核集团竭力为各位作家提供“最硬核”的科幻素材。

  这次活动启动会上,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专题介绍了“未来能源——核聚变能”。科幻科普作家和媒体与专家们进行交流。随后,参观聚变实验基地,近距离接触“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A;走进乐山基地,参观中国聚变博物馆,了解聚变的历史。

  体验科技成就,获取创作素材,激发创作灵感。各位作家将通过科幻文学、漫画、视频以及科普文章等诸多形式,向公众全方位、多角度的展示国企央企科技创新成果。

  这次活动得到了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央视新闻、中国国际电视台、共青团中央、科普中国、四川发布、科技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人民网、微博政务、头条新闻、科学松鼠会、网易新闻等媒体的高度关注。届时,各媒体将在网站、微信、微博、客户端等平台推出图文、短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产品。

  感言

  世界华人科幻协会和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之一,《分子手术刀》作者董仁威:

  在走进西物院后我才真正了解了中国核聚变发展的现状,知道我们的聚变研究在国际上都是领先的水平;知道了我们有这样一群科学家,他们有追求科学的崇高精神、有以国家使命为己任的高尚情怀,一辈子研究核聚变科学,甚至家人都无法理解。深深为他们感到自豪。

  果壳网副总编、科学松鼠会理事长,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副秘书长吴欧:

  通过今天的活动我才了解到除了现在我们知道的环流器2A装置外,中国的环流器二号M装置将于今年建成,有望将电流从我国现有装置的1兆安培提高到3兆安培。之前听过攻坚此项研究的中国科学家说:“如果将来有一盏灯会被聚变之能点亮,我相信这盏灯一定、也必须在中国!”今天的活动让我对这句话更加深信不疑,向聚变人致敬!

  曾任科幻世界美术编辑,为《三体》《生命之歌》绘制插图和封面,《庖厨天下》漫画作者何懿:

  来之前我比较好奇两个问题,一是科学家的工作生活状态是怎么样的,二是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如何看待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活动结束后,我得到了答案:科学家和正常人一样,除了做科学研究外也有很多业余爱好,也会和我们一样打网游。年轻一代的科研工作者虽然也看重待遇,但在中核集团、在核西物院,他们继承了上一代聚变人的使命感责任感和家国情怀。我想这种情况除了央企,在其他企业不太可能发生。(文 赵霏霏 影 关宇 韩皓南)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