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北京晨报 发布日期:2009-07-27
2008年12月,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总裁王建宙前往香港,参加克林顿基金会举办的年度会议。他被安排了一场演讲:与中国崛起、经济危机或科技的未来无关,他谈了中移动这家用户数逾4亿的中国大型国企应该如何展开环保行动。
对王建宙而言,这并非一个陌生的话题。2008年初,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全球移动通信展上,他就曾围绕“节能减排”主题展开演讲,开全球电信运营商之先河。当时他给出了一个令外界咋舌的目标:希望到2010年时,对比2005年能耗水平,节约80亿度电。虽然外界一时间难以评判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但稍作算术就可知道,这大约相当于大亚湾核电站半年的发电量,或者吉林市全年的耗电量。而且,累积下来,中移动在2008到2010年间累计减排规模可以达到北京市所有的汽车一年的排放量。
在克林顿基金会的演讲结束之后,王和自己的同事准备离场,突然被告知,门口有人一直在等他。算是一个小小意外。久候王建宙的,是香港歌手莫文蔚。两人素昧平生,但莫表示,听过王介绍中移动节能减排的计划与行动之后,她深受触动,愿意参与其中。不仅如此,回到北京后,王建宙又陆续收到了莫文蔚寄来的电子邮件与唱片。
在演艺明星与商界高度接轨的今天,莫文蔚与王建宙的君子协定仍然是个异数。虽然在中国的各种场合时有听到关于环境污染的议论,但无论企业还是文艺界对此仍介入甚少:人们或许刚刚意识到此事的严重性,但自己究竟该做什么、可做什么,仍是巨大的未知数。
王建宙亦曾如此。这个今年已经61岁的电信老兵,在很长时间里仍以传统眼光,将电信业视为“弱电”行业:相对于电压高、电流大、功耗大的电力照明行业,移动产业用于传播信号、交换信息的电能一向以电压低、电流小、功率小著称。这让他有一个成见:电信公司所能参与的节能减排努力非常有限。
中移动并没有把绿色行动计划当作自己与运营商谈判的筹码,恰恰相反,它的绝大多数精力被集中在了自己所能改变的问题上。
王建宙承认,中移动并非一定展开绿色工作,他没有什么外部压力。在国资委对央企的考核方案中,节能减排是针对三种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别考量的,比起能源、钢铁类被标为“重点型”的企业,电信公司甚至不算“关注型”,只被列入了“一般型”。
而且,他显然会遇到一些阻力。作为一家服务型企业,中移动并不生产耗电类产品,当它试图节能减排,它就必须与自己的供应商达成一致——更准确的说,它必须推动自己的供应商们,增加成本去兑现绿色承诺。
这是个麻烦而且很容易产生分歧的问题。可想而知,供应商们并非不愿加入环保行列,但此类问题牵一发而动全身。即便如此,王建宙还是发起了一场“绿色行动计划”。
最容易想到的方法是,中移动有45万个基站,每个基站都有多台空调,如果有人在维护基站设备的过程中将空调的温度调低,比如从26度调至20度,且就此离开,那这个基站每个月就会多耗上千度的电。此前中移动也曾下达行政命令,明确基站的空调必须定在25到28度之间,但这并不容易见效。当它被视为一个重要问题,解决方案其实很容易找到:采购空调时,要求生产商将产品订制在最低温度只有28度上。
这只是第一步。由此延伸出来的问题是,基站里采用的只是家用空调的改良产品,仍以人体舒适为主要诉求。换句话说,除了最简单的温度设定,它还有很多性能不适合基站:风量小、制冷速度慢、气流自上而下流动等特点,在基站运转中均属缺陷。
由此,更细节的订制需求出炉了。2008年中期,中移动开始联合包括专业空调专家、厂商共同进行基站定制空调的研发。很多有趣的改变由此产生。而且,因为基站内的蓄电池适宜的工作温度在25度到28度之间,那么针对温度的变化就可以有更仔细的设置:当温度高于28度,空调自动启动制冷程序;低于28度时,空调将只进行内外换风。 评测显示,与传统的空调相比,订制空调节能效果可以达到25%。
在这之后,便是一些更为大胆的尝试:除了空调,是否可以用其他方式给设备降温?由此,中国移动提出“分区控温”的办法:将蓄电池与其他设备分离出去。由于地表以下1.5米左右就是恒温,工作人员只要在基站下边挖个地窖,以水泥作为涂层,将蓄电池埋到1米到1.5米的位置,就可以保证蓄电池在一个冬暖夏凉的环境中工作。或许难以想象,以上工作是由一个2008年才成立、只有7名成员的专职小组主导完成的。在拥有20万名员工的中国移动,它看似微不足道,却承担着到2010年时较2005年能耗水平节约80亿度电的使命。据称,2009年中国移动在绿色相关事务的投入可达8亿元人民币,而粗略统计,在2008年它因节能减排实现的节约,约为20亿。
这又不难引申出一个新问题:中移动是否有可能把这些绿色的技术变成一家独立公司,乃至市场化运作?对此,王建宙给出了一个干脆的回答:“这就成了什么是我们应该做,什么是我们倡导的问题。有人说中国移动有4亿多的用户,应该做这件事情。但这件事不是运营商的事情,是材料学,是化学,我们不可能什么都自己来做。”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