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核电“十三五”:装备国产化率提升 乏燃料处理提上日程
来源:中财网 发布日期:2016-07-12
投资建议
“十三五”期间核三代技术的国产化、海外市场的推广以及乏燃料处理技术将逐步推进,我们推荐在材料及零部件领域具有核心技术、布局核电后市场的应流股份,关注台海核电。
理由
核电是高效清洁能源,“十三五”期间有望快速发展。我国在2015年12 月发布的《巴黎协定》中承诺,2030 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 排放量比2005 年下降60~6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而目前这一比例仅12%,其中核能占比1%。为实现上述目标,我国需发展高效清洁能源——核电。根据国家能源局规划,2020 年我国核电在运机组装机容量须达到58GW,在建装机容量30GW;即“十三五”期间我国需新开工/投运33GW/30GW,国内年均核电投资900 亿元,设备投资495 亿元。
核电装备国产化稳步推进,海外市场打开增量空间。我国二代及二代加核电技术国产化率已达85%(宁德3/4#机组),核三代技术AP1000 也将在海阳2#机组实现70~80%的国产化,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技术路线将引领我国核电走出海外。我们统计,未来十年国外核电建设计划181GW,其中有望与中国合作的国家建设计划为68GW,保守假设中国取得其中20%的份额,则海外核电年均投资和设备投资贡献分别为195 亿元和107 亿元。
乏燃料处理提上日程,年均投资额有望达到300 亿元以上。目前我国大亚湾、田湾核电站多个机组乏燃料池接近饱和,今年6 月国家发改委印发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强调发展乏燃料后处理与高放废物安全处理处置技术。我们预计,2030 年我国年新增乏燃料2,820 吨,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2.1%。考虑到乏燃料后处理厂的设计和建设时间在10~15 年,我们预计未来15 年内我国乏燃料处理年均投资额在300 亿元以上。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