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核集团布局“一带一路” 助力中国核电强国梦
来源:环球网 发布日期:2016-02-01
中法合作核燃料循环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华龙一号”国外首堆项目巴基斯坦卡拉奇2号机组开工建设、阿根廷重水堆签署商务合同、压水堆项目签署框架合同……随着海外布局的捷报频传,中核集团凭借其抢占第三代核电技术制高点已经成为国际第一阵营中颇有竞争力的选手。
近些年来,“高铁”与“核电”成为中国制造走出去的两张代表性“名片”。尤其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作为中国核电技术的领军者——中核集团更是攻坚克难,在国际市场上发力,推动了中国核电技术的稳进突围。
1月29日,中核集团董事会秘书、新闻发言人潘建明在新闻发布会上历数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的布局。他指出:“在海外,正式签订两台华龙一号机组合同即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厂2、3号机组,实现了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走出国门零的突破,使我国成为国际上第4个能独立出口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华龙一号”在巴基斯坦卡拉奇落地后,中核集团与阿根廷核电公司正式签署了阿根廷重水堆核电站商务合同及压水堆核电站框架合同,华龙一号核电技术落地阿根廷,成功登陆竞争性的拉美核电市场。潘建明指出,通过实施阿根廷核电项目合同,将带动超过300亿人民币核电装备出口。2015年,中法两国还签订了投资建设英国核电项目的有关协议,“华龙一号”有望在通过英国通用设计评审(GDA)后落地英国。此外,中核集团也正与英国、法国、俄罗斯、埃及、巴西、罗马尼亚等近20个国家商谈核电及核工业产业链合作。
潘建明还罗列了一组数字来说明中国核电市场的广阔空间。他说,从国际核电市场需求看,共有72个国家已经或正在计划发展核电,其中在“一带一路”上的国家有41个,“一带一路”周边还有11个国家正在发展核电。到2020年全球将新建约130台核电机组,到2030年前这一数字将达到约300台,“一带一路”国家和周边国家将占到新建机组数的约80%。
“中核集团将立足重点,辐射区域。立足阿根廷、巴基斯坦、阿尔及利亚和英国,重点开拓拉美、亚洲和非洲市场,积极拓展欧洲市场。”潘建明表示,中核集团将以核电“走出去”为龙头,带动核燃料、核电运行服务、核设施退役治理及核技术应用等全产业链“走出去”,助于中国从核电大国向核电强国跨越。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