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电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5-12-31
塑造国际产能合作的核电名片
自主化软件推动核电走出国门
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见习记者胡昳
自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推动核电等技术装备走出国门后,高铁、核电等就成为外事访问中新的国际 “名片”。“中国近两年在海外核电项目的建造和运营方面已经积累一定经验,部分核电设备已实现国产化,具备了加速‘走出去’能力,而且这对‘稳增长’也有一定拉动作用。”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赵成昆表示,要打造中国“名片”,让“走出去”的装备成为“中国品牌”,关键要尽快提升整体竞争水平,尤其是核心技术的竞争水平,善于掌握专利武器等等。
从核电大国到核电强国
我国已成名副其实的核电大国。
由中国社科院和国际清洁能源论坛共同发布的 《2015世界核能产业报告》显示,2010~2015年,全球新启用34台核电机组,其中20台来自中国。但核电大国并不意味着核电强国。在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副总经理郑明光看来,“什么叫强国?软件能自主研发、独立发展,真正达到国际前沿水平,如果能够解决软件问题,就能真正成为核电强国”。国家能源核电软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电投集团中央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压水堆核电站科技重大专项──核电关键设计软件自主化技术研究首席科学家杨燕华指出:“我国核电软件长期依赖进口,这制约着我国核电的创新,也进一步制约了核电‘走出去’。”
正是抱着 “建设核电强国”信念,自2010年起,国家核电技术公司就重点布局核电软件自主化研发工作,致力于改变我国核电设计与安全分析软件主要依赖国外技术的局面,突破核电自主化、国际化发展的技术瓶颈。2010年5月,我国唯一一个专职核电软件开发机构──国核软件技术中心成立,启动COSINE研发计划。我国核电软件自主化工作序幕拉开。
上述软件中心牵头实施国家大型先进压水堆重大专项“核电关键设计软件自主化技术研究”课题,在遵循国际行业最高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软件工程理念,制定了严格的规范。数百名科技人员五年来刻苦攻关,先后完成了COSINE的需求分析、详细设计、代码编制、系统测试、工程验证等一系列研发过程;收集了大量宝贵试验数据,自主开展7项分离效应试验,建立了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核电软件模型评价数据库,提供了有说服力的科学依据,保证了软件的高可信度。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打响中国品牌的整套核电厂关 键核心设计软件──COSINE的公开测试版于今年12月21日发布。
据杨燕华介绍,此次发布的COSINE公开测试版,包含热工水力设计与安全分析、堆芯物理设计、燃料设计、屏蔽设计与源项分析、严重事故分析、概率安全分析、堆用蒙特卡罗、群常数研制8大类15个软件,覆盖国际同类软件80余项功能,具备了压水堆核电厂核工程设计与安全分析的所有核心功能,并全部通过了课题技术成果预验收。
“COSINE公开测试版的发布,不仅仅为国家贡献出一整套核电厂设计分析用的执行程序。”郑明光向记者表示,“该软件是从研发标准与规范、程序设计与编码、验证确认与评估等环节,从零基础开始,制定行业标准和研发导则指引程序的研发,引入软件工程成熟度评价和质量要求确保程序的可靠,确保试验和电厂数据评估程序的精确度,完全构建起我国自主核电软件研发体系。”
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
COSINE的发布,是国家电投“做核电自主化发展的引领者”核心价值观的最好注解。
“今年上半年,国家电投组建后党组提出的第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完成国家战略任务,做核电自主化发展的引领者’。”国家电投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孟振平明确表示,“核能事关国家战略安全和国际地位,必须系统掌握核电技术,坚持自主化发展,国家电投对此高度重视,自觉承担核电自主化发展的国家使命”。
谈及COSINE的开发与工程应用,孟振平直言:“COSINE是我国核电标准化设计、规模化应用的重要工具,极大提升了我国核电技术‘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运营’能力,提升了我国核电的持续创新能力,打破了我国核电发展的关键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空白。可以说是助力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保障,是我国实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技术支撑,也是为世界同行进行技术交流所贡献的重要成果。”这番溢美之词并不为过。相较于同为自主研发的软件NESTRO仅应用于“华龙一号”压水堆核电技术,COSINE在针对先进的三代核电时兼顾传统的二代压水堆。
参与COSINE项目的中国广核集团总工程师赵华坦言:“在接下来 ‘华龙一号’的研制中,将特别注意考虑与COSINE的匹配,进行相应的初始条件和应用条件的设 置以达到兼容。中国广核集团首先走出国门的是英国项目,他们也想把软件随之带出去。COSINE将随着‘华龙一号’走向国际。”适用堆型更多,或许成为COSINE及其研发方未来最大的竞争优势。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的预测,2030年核电低增长预期将达4.01亿千瓦,高增长预期将达6.99亿千瓦。全球有60多个国家计划发展核电,且增长主要集中在与我国有良好政治、外交基础的发展中国家。
“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中,已发展核电的有19个,规划发展核电的有25个,规划机组144台,装机容量1.5亿千瓦,总投资约1.2万亿美元。可以预见,未来5~10年,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技术正值走向世界的“窗口期”。
对于如何有效开拓国际大市场,国家核安全局的李吉根一针见血地指出,核电能否“走出去”,最关键的是软件、燃料和关键设备问题,其中软件是核心问题,“核安全是核电发展的生命线。在核电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自主研发和分析能力。”而这也正是国家核安全监管部门及工信部软件装备司赞誉COSINE是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堪称“中国核电技术发展的里程碑”的最重要原因。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