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核电“走出去”迈出实质性步伐
来源:新华网福建频道 发布日期:2015-02-09
新华网北京2月6日电(记者 朱诸)记者5日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获悉,近日中阿两国签署核电协议,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将出口阿根廷,标志着中国核电“走出去”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5日发布的公告,2月4日,在习近平主席和克里斯蒂娜总统的共同见证下,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与阿根廷联邦计划、公共投资与服务部部长胡里奥?德维多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阿根廷共和国政府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
根据协议,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阿根廷核电公司作为双方授权企业将负责协议的具体实施。
中核集团表示,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成功出口拉丁美洲,为中阿战略合作再添新章,同时对构建中拉整体合作平台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华龙一号”是中核集团和中国广核集团在我国30余年核电科研、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行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际三代核电技术先进理念,采用国际最高安全标准研发设计的三代核电机型。
2014年8月22日,“华龙一号”的总体技术方案,通过了由国家能源局、国家核安全局牵头组织的由43位院士、专家组成的专家组的评审。同年11月3日,国家能源局对福建省发改委、中核集团的请示报告发出复函,同意福建福清5、6号机组工程调整为“华龙一号”技术方案。
专家表示,作为我国核电“走出去”重要品牌的“华龙一号”在国内落地,不仅将验证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更可通过建设国内示范工程,给国外客户树立信心,从而推动“华龙一号”全方位参与国际竞争,为最终实现核电“走出去”的国家战略目标奠定基础。
目前,我国在运核电机组22台,总装机容量2010万千瓦;在建机组26台,规模2800万千瓦。我国成为世界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但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核电企业目前已经具备的工程、制造能力。
2015年1月2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铁路、核电、建材生产线等中国装备“走出去”,推进国际产能合作、提升合作层次。
此次,“华龙一号”出口阿根廷,也是中国核电“走出去”的重要尝试。
据了解,目前阿根廷发电总装机容量约为3120万千瓦,以火电和水电为主。核电占阿根廷总发电量5.5%。阿根廷现拥有三座运行核电站,总装机容量为175.5万千瓦。2009年,阿根廷为了重振核工业、满足能源供应需求、调整能源结构,颁布了26.566号法令,规定将于2020年前建成第四座核电站(两台机组)。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