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海南特区报 发布日期:2009-03-01
昌江核电站前期准备工作已展开,3月底将完成所有拆迁安置工作
探访昌江核电站“最后的村庄”
核心提示
这是一个即将消失的村庄,村庄新建的或年代久远的房屋都要被拆迁,村里10余棵合围粗的大酸梅树很快也将成为一种永远的记忆。随着海南核电项目选址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塘兴村以及前期工程的展开,这个有上百年历史的村庄里的1000多位村民,将整体搬迁到约4公里外的新址居住生活。
近日,《海南特区报》记者专程来到这里,探访即将整体搬迁的塘兴村和这里的村民。
记者 陈标志/文 李志良/图
建设需要
搬迁1575村民建1个示范村
海南核电项目于2008年7月18日顺利获国家发改委开展前期工作的批复,从规划选址评审到获批仅用了1年4个月的时间。海南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将于2009年底开工建设,2014年底投入商业运行。
从昌江县城石碌镇到海尾镇有两条公路,一条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行程,而另一条仅需要半个多小时。这两条公路呈“V”字形伸向滨海小镇——海尾镇。在这两条路的分岔路口,蓝底白字的“昌江核电站”指示牌,粗大的箭头指向了“只需要半个多小时行程”的近程公路。海南核电项目将“落户”海尾镇三联村委会的塘兴村。为此,当地1575名村民将搬迁,并在不远处建1个新农村示范村——塘兴新村。
记者看到,新农村示范村的偌大工地上,大型机械正在忙碌,工地用水简易管道正在一段一段地安装,管道从两个大型蓄水池通向任何需要用水的地方。塘兴新村建成后,整个昌江县核电站腹地的老塘兴村1233位村民和鸡地村300多位村民将搬迁到这里生活,人均可以享受到35平方米的住房。
住宅建筑工地尽管还是一个雏形,但在建筑工地的周围,已经挂满了“挖掘机租用、通讯产品以及校油泵等”广告横幅。大量的广告横幅显示,精明的商家已嗅到了核电站建设所带来的种种商机。“里仁老区人民支持你”的宣传横幅,体现了当地村民对核电站建设的大力支持。
据了解,塘兴新村工程在今年1月开工建设,预计今年3月底前竣工,占地500亩,耗资6063余万元,总建筑面积55125平方米。
记者调查
当地村民称“感觉很受益”
昌江县委有关负责人曾就昌江核电站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昌江核电站属于整个海南,只不过选址在昌江海尾镇塘兴村而已。昌江核电站从目前的土方基础工程开工起,最先的直接受益者当属当地的老百姓。
塘兴新村工地上的工人们告诉记者,沿着几块竖立在路边的“昌江核电站”指示牌的指示方向,穿过塘兴水库的水泥桥,就抵达塘兴村。2月23日上午,记者从塘兴新村工地步行到塘兴村。阳光炙烤着大地,公路两旁的盐碱地里长满了仙人掌,仙人掌上结满了果实,很顽强很茂盛。运载货物的工程车,一辆接一辆地在新修好的水泥公路上疾驰,车驶后扬起阵阵灰尘。
前往塘兴村至少要经过3个岔路口。在第三个岔路口,我们碰到了新港村村民陈红卫。这个中年汉子蹲在路口附近树荫下的石子堆上,迷彩服的裤兜里揣着一卷资料和一支水笔。与陈红卫一起的还有10多位新港村村民,他们是核电站土方基础工程开工后的直接受益者。村里一个精明的村民将他们带到这里,一共30多人,有男也有女。这个领头的村民被陈红卫等人称为“领班”。
“我们领班说了,跟着他干活‘决不会受亏待’,具体没有说工资多少。”陈红卫说,“好像是干一天50多元钱吧,反正在家里闲着也闲着,同一个村里的人,他不会亏待我们的。”村民们觉得干这样的工作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记者采访时,当地不少像陈红卫等人一样的村民都称“感觉很受益”。
外来养殖户
“我们将来会回来看看”
唐功飞并不是塘兴村的常住户口村民,他们一家几口8年前从广西南宁来到塘兴村水库边,承包场地,搭建屋舍、猪圈和鸭圈,憧憬着勤劳致富的未来。距离塘兴村不到一公里的塘兴水库边显得有些冷清,8年前,“外来户”唐功飞临时搭建屋舍居住在那里。
唐功飞做梦也没有想到,8年后的今天,这里变成了机器声轰隆、人声鼎沸的工地。为“核电项目让步”,唐功飞显得很平静,尽管在一个外来养殖户的脑海里,核电项目并没有一个清晰而完整的轮廓。记者见到他的那天上午,唐功飞蹲在猪舍的棚顶上,将一块块石棉瓦揭下,然后递给在棚下的姐姐。姐姐又将石棉瓦搬至不远处的墙根下摞好,等待有人来收购。
唐功飞家的一间简易房子被拆除,沙发、塑料椅子、门窗等被分门别类地摞在一起,而他饲养的鸭子依然在水库边水中觅食嬉戏,它们的主人在处理完所有无法搬走的家当后,将回广西老家生活。在塘兴村生活长达8年之久,或多或少改变了唐功飞一家人的生活,也给他们留下了不舍的情结。
想到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他耕耘8年的地方,唐功飞显得十分不舍。他接过记者递给他的一支烟,坐在棚顶上点着久久无语,眼睛一直望着不远处轰隆的工程装卸车。“将来有机会,我们一定会再回来看看。”唐功飞说。
商机突至
村里一下冒出数十家“店铺”
一直在外打工的唐玉蛟前不久回到了塘兴村。与其他村民一样,她购置了一台冰柜和一把大遮阳伞,在塘兴村村口摆了个小摊,卖饮料、香烟和槟榔等小商品。在唐玉蛟小摊的附近,一字排开着10余家饮料摊,而他们的主要顾客就是工地上的工程车司机。唐玉蛟怀里抱着几个月大的孩子,一边张罗着生意,一边向我们讲述她的经历。唐玉蛟说她家里已经没有了亲人,几年前她就到儋州和海口等地打工,在打工期间认识了现在的丈夫。老家建核电站了,她现在想和丈夫回到老家生活。
广东徐闻籍的陈朝武是土方工程乙队的大卡车司机,来到工地已经有一个多月。陈朝武所在的车队有近40辆车,一辆车配备两名司机,分白天和夜间“两班倒”。本来他是白天班,但是车辆出了些小毛病,相关负责人专门去昌江县城购买零部件去了。陈朝武驾驶大卡车拉土方,每月工资2700元,包吃住。
与陈朝武一样在工地干活的司机有数百名,这还不包括其他工种的工人。这样一个庞大的施工队伍,催生了塘兴村数十家的小卖部、饭店等,这些“店铺”从村口一直延伸到村里。司机说,一碗汤粉夜宵5元钱,与城里一样。往日平静的村庄,突然人声鼎沸,几乎成了一座不夜小城。此外,村民空闲的房屋也突然变成了抢手货,一个房间每月500元的租金,往往要住上七八个人。“这仅仅是刚开始,工程大动工后,人会更多。”陈朝武说。
鉴于此,有关部门正在动员村民在3月底搬出村庄,在塘兴新村的房子没有建好之前,出台了相关过渡性安置措施,以保证村民有饭吃有地方住。
即将搬离
村民们都觉得有些不舍
今年52岁的村民唐昌达,正蹲在自家门前的大酸梅树下看别人下象棋。而在他身后的简易台面上,摆着剪刀、梳子等理发工具。唐昌达年轻的时候开始学理发,在当地走村串户做了几十年的剃头匠。
走村串户理发每年可给唐昌达带来近万元的收入,这笔收入也是唐家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唐昌达家有10多亩地,而种水稻、甘蔗的地也就是3亩多。这次因建核电站搬出塘兴村,按照有关部门出台的搬迁补偿规定,唐昌达家可以得到一笔补偿费。对于人均35平方米的新住房标准,唐昌达与其他村民一样,早就熟记在心,且满心期待,“我家7口人,将来可以分到两套住房。”
家门前那棵大酸梅树据说有上百年的历史,唐昌达说他没出生前就有了这棵树,像这样的大树,在塘兴村有上10棵。“突然要搬走了,心里多少有些舍不得,毕竟生活在这里大半辈子。”唐昌达说,不单单是他自己,其他村民也同样有不舍的情怀。
“以后再也见不到了哦。”路过的塘兴村老支书唐庆福停下脚步,感慨地说。年近六旬的唐庆福从1992年起曾在村里连任了4届村支书。尽管退离村干部的位置,但他依然在为村里搬迁的相关事宜奔波忙碌,而他另外一个身份就是“民意监督代表”。“村里被征地拆迁,涉及到数目不小的补偿安置款,我们希望公平合理地将这笔款落实到村民的头上。”唐庆福说。
村里的老酸梅树下,不断传来“噼里啪啦”的下象棋声,包括唐昌达在内的数位村民仍蹲在地上,享受着象棋激战给他们带来的愉悦。年过八旬的李阿婆双手拄着拐杖,坐在枝繁叶茂的老酸梅树下,神态怡然。在不久的将来,她将离开生活了80多年的村庄,搬到约4公里外的塘兴新村居住生活。
相关链接
海南核电项目简介
海南核电项目位于海南昌江境内,由中核集团公司和华能集团公司共同出资兴建,分两期进行建设。根据计划,海南核电项目一期工程将于2009年底开工建设,2014年底投入商业运行,核电站的寿命为60年,盈利期为45年。
该项目分两期建设,目前启动一期工程建设两台65万千瓦核电机组,预计总投资160亿元左右。以后将根据海南的电力需求,再继续启动二期建设。项目计划采用质量优良、安全可靠的二代型核电技术。
我国已建成投产的核电站有秦山一期1台30万千瓦、秦山二期2台65万千瓦、秦山三期2台72.8万千瓦,此外还有广东大亚湾、岭澳、江苏田湾等核电站。据悉,我国已确定到2010年,煤电机组的比例力争降到60%以下,水电、核电、风能等能源发电达到40%以上,形成煤、水、核、风四电并举、多种资源齐发的电源结构的新格局。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
©2006-2028 中国核电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服务邮箱:chinahedian@163.com   电话:13263307125   QQ:526298284
技术支持:爱思美(北京)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487号   京ICP备1502187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