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企业资讯  > 核电建设,中国电建三分天下占其一

核电建设,中国电建三分天下占其一

来源: 中国核电信息网 发布日期:2014-04-18

  编者按:中国电建建设一切电站,当然也包括核电。

  其实,从1988年中国水电、山东电建承建大亚湾核电站开始,中国电建的核电站建设之路,已经走过了26年。

  而中国电建建设核电工程的业绩,也已呈现三分天下占其一的局面。

  2014年3月26日上午,广东阳江市阳东县,惠风和畅,彩旗飘扬。中国广核集团公司在此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目前世界最大的在建核电项目——广东阳江核电站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该机组由中国电建旗下山东电建二公司承担常规岛建安一体化施工,其投产标志着集团(股份)公司核电建设能力和水平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达到了世界核电建设的先进水平。

  至此,我国大陆在运核电基地数量增至6个,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总数从17台增至18台,在运核电总装机容量从1478万千瓦增加至1586万千瓦。

  自1980年代我国第一座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开建以来,我国核电工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核电建设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电建集团旗下企业一步一个台阶,不断创造辉煌,在核电工程建设之路上留下了一串闪亮的足迹。

  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已经建成的核电机组共19台,中国电建建成的有7台;全国在建核电机组29台,中国电建承建了11台,无论建成的还是在建的,中国电建的建设份额都超过了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在中国核电建设领域,中国电建已经实现了三分天下占其一的局面。

  伴随着我国核电工业的发展,自1988年承建广东大亚湾核电站以来,集团(股份)公司旗下的山东电建一、二、三公司以及上海电建公司、河北电建一公司、水电三局、水电十四局、上海电力修造厂、江西水电工程局等单位相继在核电工程建设和设备制造中占有了一席之地,他们用26年的历程,走过了一条核电工程建设的长征路,为中国核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也为企业转型升级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扬帆大亚湾

  1987年8月7日,广东大亚湾核电站开工建设,该电站使用压水反应堆技术,安装两台98万千瓦发电机组。这是我国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大型商用核发电站。该电站引进了法国的核岛技术装备和英国的常规岛技术装备,并由一家美国公司提供质量保证,是名符其实的“全引进工程”。

  “中国的施工方式不适应大亚湾工程……”面对外国人的怀疑,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李鹏点将了:中国要选最优秀的电建队伍参加核电站常规岛的投标。

  山东电建队伍素有“铁军”之称,有着辉煌的历史。1988年,通过激烈的市场竞标,中国电建旗下的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电建公司)以其过硬的施工技术和实力,中标承担了大亚湾核电站常规岛的安装工程,成为国内最早参与核电建设的火电施工企业,奏响了进军核电工程的序曲。

  山东电建公司参与大亚湾核电站建设的管理和施工人员,主要由集团公司旗下的山东电建一、二、三公司抽调精兵强将组成。

  由于当时我国还没有百万千瓦级的大型商用核电站的建设经验,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工程管理模式以法国电力公司为主。当时, 山东电建公司作为主承包商之一, 第一次领略了国际通行的“安全管理”。“细致到一个螺丝要拧几圈都规定好了,一切都要按照《质量管理安全手册》来。而此前,工人们一直都是师傅让怎么干就怎么干,突然变为指导书指挥怎么干,还真有点儿不适应。”时任山东电建核电公司总经理的王镇信这样介绍。

  然而,山东电建公司参与大亚湾核电建设的施工人员面对各种特殊的程序、规定,全面执行并坚持下来,逐步积累了国际承包工程的经验,施工安全和质量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在常规的火电站建设中,无论是工程管理者还是施工者,大家都有一个习惯,出现了问题,发生了错误,直接责任者二话不说,推倒重来,而核电不能这样,出了问题,要按NCR相关程序处理,如果不是这样,那质量保证部门就要给你“发卡”。

  大亚湾核电施工中,PX泵房绑扎钢筋时,出现了问题,正巧中方的一名工程队长在场,他几乎没有多想,就下令拆了重来。当然,这违反了核电建设严格的相关程序,结果自己不得不离开了工地。

  在与外方和业主之间的磨合中,山东电建公司以顽强拼搏的“铁军”精神,创造了工程建设的良好记录,成为业主可信赖的承包商。作为一名“直接上大学的小学生”,不仅很快适应了外方和业主依据国际惯例而实施的严格有效的管理,而且还创造性地总结出来“四个凡事”的管理模式,为山东电建乃至全国电力基建企业管理带来一股清新的风……

  1994年5月,历经各方施工人员的七年奋战,广东大亚湾核电站终于建成投产。国际原子能委员评审团对工程评审后认为:山东电建作为主承包单位“堪称典范,值得推广”。大亚湾工程被美国《世界电力》杂志评为“1994年电厂大奖”核电站第一名。

  决战岭澳

  1996年,广东二核即岭澳一期2台100万千瓦核电站开始招投标,总投资约40亿美元。

  广东岭澳核电站一期工程是中广核集团按照国务院确定的“以核养核、滚动发展”方针在广东地区兴建的第二座大型核电站。该电站使用压水反应堆技术,安装两台100万千瓦发电机组,它以大亚湾核电站为参考,实施了52项技术改进,全面提升了核电站整体安全水平和机组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岭澳核电站与大亚湾核电站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按照国际标准,实现了工程管理、建筑安装、生产准备、部分设计的自主化和部分设备制造的国产化,在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核电自主化和国产化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几年前曾在大亚湾核电站(一核)创下辉煌战绩的山东电建人,对于岭澳核电工程,暗下了志在必得的决心。然而,与来自全国的众多强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何等激烈!招标条件十分苛刻,在一核发生的索赔条款全部“封闭”;常规岛安装的工期在一核的基础上又压缩了5个月,实际将缩短一年半。达不到合同工期,要进行星级罚款。

  质疑、答辩、设障、驳难……谈判桌上,你来我往,紧张的气氛压得人几乎透不过气来。

  标价一压再压,比一核低了20%还多。各方都使出浑身解数,步步紧逼,穷追不舍。

  最终,山东电建人以优质的业绩和较低的报价中标了常规岛安装工程。工程主要管理和施工人员由山东电建一、二公司抽调的精干人员组成。

  1999年3月,岭澳常规岛安装工程开工。

  2000年是岭澳核电站常规岛安装的最高峰。恰恰在这个节骨眼上,一场严峻的考验横在了山东电建人的面前。

  由于国外设备供应的原因,1号机发电机拖期近3个月,高压加热器拖期5个月,设计电缆也难以按期到货……照此下去,岭澳1号机组投产发电将不得不推迟。这是业主、设备供应等各方都不愿看到的。

  对于设备供应方来说,首当其冲的是必须按照合同承担巨额违约罚款。业主的损失更大,两台百万千瓦机组晚发电一天就少赚1200万元,3个月就是10多亿。

  岭澳核电举世瞩目。此情此景,使工程建设的决策者们一时陷入了僵局,出路在哪里?业主和设备供应方都把目光投向山东电建。

  经过慎重思考,一个“三赢”方案浮出水面:业主不再对设备供应方索赔,设备供应方支付一定的赶工费,由山东电建把工期赶回来。

  2000年7月26日,三方正式签订《赶工协议》。“绝不能让岭澳这班车在常规岛误点!”山东电建核电公司全体职工发出了赶工宣言。为此,山东电建中层以上干部主动放弃一年一度回山东探亲的假期,160多户家属只好到工地过春节。脱下工装换婚装,换下婚装着工装,10多对青年简单的新婚礼堂设在了工地上。焊接工程处职工耿军三次推迟婚期,他和大家只有一个目标:不误工程。

  赶工协议签订后,业主惊奇地发现,工程上遇到问题,他们还在想解决的办法时,山东电建已经把措施递了上来。本应设备供应商提供的焊接材料清单,山东电建主动拿过来,毫无怨言地进行整理。

  一切都那么紧张而快捷。山东电建连续6个月超额完成计划,人均工效达到计划的150%,月完成工作量相当于上年全年的工作量。与此同时,工程质量一次验收通过率、焊口一次透视合格率均稳居99%以上。

  2001年6月29日,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常规岛安装最终比合同提前两个半月完成。2002年3月18日,2号机组常规岛安装又在主设备拖期半年的情况下,比合同提前两个月移交调试,最终实现“三赢”。

  提起核电,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核安全。据国际调查统计,诱发核事故的因素70%来自常规岛。但在岭澳核电工程上,常规岛工程质量一次检查通过率、焊口一次射线探伤合格率都创造了核电建设的新水平。

  山东电建职工提出:要以百分之百的努力,消除万分之一的隐患。他们编写了892个全面详细的质量验收计划,涵盖了施工的所有工序,贯穿施工生产的全过程。他们还在施工项目的关键部位,设置了15000多个质量检查点,进行巡回检查。山东核电的一位管道质检员说:常规岛管道全部竣工签完字,我们走的路可以横穿大半个中国,相当于从深圳步行回了一趟山东老家。

  焊接是工程质量创优的关键,山东电建对此格外重视。他们从山东省内调去的焊工都是好手,都手持国家颁发的高压合格焊工证书,有几个还曾在全国焊接技术比武中名列“三甲”。就是这样的精兵强将,在进入现场前也要按照英国BS标准逐人逐项地进行严格的培训。就世界同类型核电机组而论,焊口的一次射线探伤合格率最高为95%左右,他们竟然达到了99.23%,创出了世界新水平。

  为了核电站的百年大计,山东电建人坚持不留任何遗憾。2001年3月,汽水分离系统已经通过业主签字验收,即将移交,他们自己认为小口径管道敷设工艺还有些不尽如人意,于是马上整改,直到满意为止。业主评价常规岛安装是“精致的工艺品”,并推广了这一做法。

  法国电力公司专家考察后赞叹:这样好的施工工艺,在欧洲还没有见到过。

  三年多的时光过去,山东电建人创造了令人瞩目的佳绩——两台机组常规岛工程累计质量验收51.1万项,一次通过率99.41%;完成焊口67316个,射线探伤一次合格率99.23%,被评为“全国优秀焊接工程”——这标志着工程质量达到了世界新水平。他们创新探索出的“工程管理程序化、过程控制严细化、管理创新持续化、监督改进常态化”经验,在全国推广。

  2002年4月初,国家电力公司召开现场会,来自全国的百余名专家云集大亚湾,研讨推广山东电建工程管理经验。有位国家电力公司领导做出评价:山东电建为全国电建企业提升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为山东人民争了光!

  5月28日,岭澳核电站1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营,比大亚湾核电站同期提前14.5个月。业主这样评价:工期短、质量高、造价低。现场的外国专家这样评价:山东电建人建造了一座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现代化核电站。

  实现新跨越

  2007年10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国家发展改革委上报的《国家核电发展专题规划(2005-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标志着我国核电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

  《规划》提出我国在逐步实现核电自主化和国产化的同时,到2020年我国核电装机容量要达到4000万千瓦,在建1800万千瓦,占全国装机容量4%。后来,此《规划》作了修改,总装机容量和在建机组一共要达到8800万千瓦左右。有资料透露,国家发改委希望在2030年之前,将中国核发电能力提高到1.2—1.6亿千瓦,这意味着,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现,那么,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核电国家,中国核电事业将实现新的跨越,我国核电建设的春天已然到来。

  中国电建作为世界500强企业,自然把参与核电工程建设作为推进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在集团(股份)公司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下,旗下老牌核电施工企业如山东电建一、二、三公司在核电建设领域开拓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天地;有的企业在核电施工或核电设备制造领域创出了自己的品牌,如上海电建公司、河北电建一公司以及水电十四局、上海电力修造总厂、江西水电工程局等,通过艰辛的努力都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实现了核电建设的新跨越。

  2007年春天,“国家鼓励核电建设的政策”吹响了进军核电的号角。

  2007年3月28日,河北电建一公司一举中标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一、二、三、四号机组常规岛和BOP安装工程。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位于瓦房店市东岗镇,是国家“十一五”期间首个批准建设的核电项目,是中国首次一次上马4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标准化、规模化建设的核电项目,也是东北地区的第一个核电站。

  在红沿河核电工程建设中,河北一建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核电建设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要求,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方针,坚持“一次把事情做好”,“按程序办事”的安全理念,精心组织工程建设,全力确保工程质量,所有重大工程节点均经过国家核安全主管部门检查验证,实现了1号机组于2013年2月17日成功并网。

  通过并网后各功率平台试验和整治性小修,机组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设计标准,为红沿河核电1号机组圆满完成168满功率运行,正式投入商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3年6月6日,辽宁红沿河核电站1号机组完成168小时试运行试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至此,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成为中国第五个、东北首个投入商运的核电基地。
2008年年底,山东电建二公司则挥师南下,在广东阳江开启了第三次核电建设的壮阔征程。阳江核电站位于广东省西部沿海的阳江市东平镇,总投资700亿人民币,采用中国自主品牌核电技术——CPR1000,是我国一次性核准开工建设容量最大的核电项目,连续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在阳江核电项目建设中,山东二建承担了1、2、5号机组常规岛及部分BOP建筑安装工程,是全国第一家常规岛建筑安装一体化的承建单位。

  2018年11月20日,山东二建进点阳江项目以后,主动出击,迅速行动、不断学习,走出了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发展之路,积累了丰富的核电建设经验。在6年多的建设中,山东二建发扬“顾全大局、敢于吃苦、勇于创新、乐于奉献”的铁军精神,坚持“安全第一、质量每一”的核电建设要求,与参加阳江核电工程施工的各方协同合作,不断超越过去,全力打造精品工程。

  从常规岛浇灌第一方混凝土开始,历时60多个月,顺利实现了1号机组投产发电的目标。山东电建二公司通过投身核电建设的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工程管理水平。工程建设期间一级里程碑项目按期完成率100%,建筑、安装工程质量合格率达到100%,连续两年被业主方评为安全示范工程, 5个核电建设QC成果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成果。2013年12月31日,阳江1号机组首次并网一次成功,2014年3月25日,1号机组顺利完成168小时示范运行,成功投入商业运行。至此,山东二建人用自己的行动兑现了“电建铁军”的承诺,向中国核电建设事业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2008年年底,山东电建三公司独自承担了福建宁德核电站一期4×100万千瓦工程四台机组的常规岛安装及3、4号机组单体调试业务。宁德核电工程位于福建省福鼎市秦屿镇备湾村,由中广核集团控股,大唐国际发电公司和福建省能源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参股建设。工程采用中广核集团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PR1000压水堆技术。

  宁德核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山东电建三公司凭借过硬的项目执行力,依托对核电管理理念与文化的快速融合,项目履约高效推进,赢得了业主的广泛赞誉。2013年3月,山东三建依托国内外项目丰富的调试运行经验,与中广核工程公司又成功签订了《宁德核电站3+4+8号机组部分常规岛及BOP、电气相关系统调试业务委托合同》,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核电调试领域。2013年4月15日,该工程1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

  2010年4月,山东电建一公司则挥师东进,在黄海之滨的海阳开启了第三次核电建设的征程。江西省水电工程局也承担了海阳核电站部分工程的施工任务,主要包括循环水泵房二期工程、海水淡化建筑安装工程、厂区部分管网工程等。海阳核电一期计划建设两台AP1000机组,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最安全的第三代核电技术项目,山东一建主要承担电站一期工程2号机组常规岛的建筑安装和部分BOP工程。对山东一建而言,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新挑战。

  四载春秋,山东一建精益求精,创新超越,在海阳这片新兴的发展沃土上叫响了中国电建核电建设的品牌。工程建设中,从安全管理到施工管理再到质量管理,山东一建以“以核为责、以和为本、以合为先”的“三HE文化”为引领,牢牢把握住核电建设的“生命线”,精耕细作,追求卓越,在这个新的核电赛场上傲立潮头,勇做先锋,完美诠释了“开放、守信、尽责、共赢”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谱写了核电建设新的篇章。

  山东一建连续10个季度获得工程管理公司安全文明生产流动红旗,连续31个月获得业主安全文明施工评比第一名,创造了流动红旗不流动的佳话。由其施工的“汽机基础混凝土外观质量”和“运转层平台成品保护”两项成果获得业主样板示范工程一等奖;《预防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纹的产生》QC成果获2012年度中国电力建设QC小组成果一等奖……另外,公司还获得了山东核电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工艺示范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

  2000年6月,以中国水电十四局为总承包,中铁十三局、十四局为分包方的联营体中标田湾核电站厂外引水隧洞及进口构筑物工程标。田湾核电站是国家核电重点项目,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电站一期工程装机总容量2台100万千瓦,总投资约200亿元。

  首次进入核电领域的水电十四局,迎难而上,以严谨的管理,防范在先的安全意识和攻坚克难的创新精神出色地完成了各项指标。在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控制等方面都表现优异。田湾核电工程建设中,水电十四局凭借自身的实力,不仅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各项施工任务,还将十四局人顽强拼搏,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的精神和默默奉献、踏实严谨、舍小家顾大家的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受到了业主、监理和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2010年12月1日,上海电建公司首次承接的核电施工项目——广西防城港核电厂一期BOP建安工程项目开工。广西防城港核电厂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两台额定功率为100万的PWR机组,采用我国自主品牌的改进型压水堆核电技术——CPR1000核电技术。主体工程于2009年底正式开工,首台机组计划于2014年8月建成投入商业运行。为确保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上海电建集中优势资源,积极适应核电文化和核电建设管理体系的要求,努力提高核电工程管理水平,其工程建设安全和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评价。

  2013年12月14 日,上海修造公司自主研发的CAP1400 核电站常规岛主给水泵组首次热态全速联机试验成功,全面具备了对第三代核电站常规岛主给水系统进行全工况热态联机试验的能力,标志着我国CAP1400核电设备国产化进程得到稳步推进,使该设备过去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的局面成为了历史。不仅为集团公司提升核电设备设计制造能力,拓展核电产品市场,缩短与国际著名给水泵制造商差距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国家核电建设打破国外垄断,维护国家能源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当前,我国的能源主要依靠石化能源,其中70%左右来自于煤炭,这也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持续雾霾的主要原因。有专家指出,若不改变这种高度依赖煤炭的能源结构,发展核电、水电等清洁能源,提升清洁能源比例,我国当前十面“霾”伏的现状将难以改变。

  纵观世界各国发展历程,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处于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欧美发达国家也曾深受环境恶化、雾霾严重的困扰。当时,欧美发达国家推动了核电的规模发展,事实证明,核电在能源结构调整和环境改善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

  2014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表明了我国政府加快核电发展的态度。

  2014年3月,第三届核安全峰会在荷兰召开。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介绍中国核能安全措施和成就,阐述中国关于发展和安全并重、权利和义务并重、自主和协作并重、治标和治本并重的核安全观。

  可以说,在当前的持续雾霾影响之下,除发展水电外,大力推动我国核电规模化发展,用更多安全、清洁的核电替代煤电,已成为调整能源结构和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选择。中国已经迎来了核电大发展的春天。

  核电站主要由核岛、常规岛和BOP工程三部分组成,由于核电站的特殊性,其核岛建设资质非常难以取得,审办过程也特别漫长。但尽管如此,经过26年的核电建设长征路,中国电建旗下多家子公司还是已经拥有了常规岛和BOP工程的建设资历,也已具备了其建设资质。目前,核岛建设资质河北电建一公司业已到手,山东电建一、二、三公司正在积极审办之中。可以说,经过26年的实践和历练,今天,中国电建已经具备了建设一座核电站所有工程的能力和实力。

  从1988至2014,从大亚湾核电站到阳江核电站,历经26年,中国电建走过了一条曲折艰辛的核电建设长征路。26年来,中国电建人以“低头靠勇气,抬头靠实力”的心态,勤于学习,勇于开拓,乐于奉献,从大亚湾开始一路披荆斩棘,将核电事业拓展到全国各地。拼搏进取创伟业,勇立潮头写华章。核电建设,征途漫漫,开拓进取的中国电建人时刻没有停下奋进的步伐,因为,目标永远在前……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