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核电企业合作融合走出去须长远规划

核电企业合作融合走出去须长远规划

来源:中国电力新闻网 发布日期:2014-02-26

      在前段时间核电建设放缓的背景下,再次兴起的国际核电市场无疑是解决我国核电产能相对过剩的最好选择。目前我国核电产业出海正在进行时,一些进展的取得证明了我国核电产业具有参与国际核电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多位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我国核电出海过程将面临很多未知问题,走出去战略实施需从政策扶持、前沿技术自主研究、装备制造体系完善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

产能过剩走出去是当务之急

      由于核电装备的特殊性,为适应“十一五”以来我国核电大发展,一重、二重、东气等重工集团均投巨资用于核电装备研发生产。但受福岛事件影响,核电订单减少,我国核电装备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已经给重装企业造成很大麻烦。

      据了解,目前国内主要核电装备制造商加起来一年核岛主设备产能在11~12套,但按照2020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5800万千瓦的规划计算,国内市场每年需求最多只有5~6套。

      “产能过剩的情况下,就主要看产品质量和价格,这对于甲方是有利的,但装备制造企业的日子就很难过,企业大多面临亏损。”二重集团核电事业部总裁邓林涛告诉记者,“更令人担忧的是没有订单会使技术人员得不到锻炼,容易使团队人心涣散。目前人才流失现象已经在各集团出现,一旦队伍散了,想再聚起来就很难了。”邓林涛告诉记者,在内陆核电停建的情况下,装备制造企业寄希望于核电走出去能够顺利,同时也愿意联合国内核电企业,共同争取海外市场。

      专家认为,装备制造体系培育是核电发展战略尤为重要的一环,应重视目前装备企业面临的问题。

      去年十一月,国家能源局公布《服务核电企业科学发展协调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首次将核电“走出去”定位为战略。《方案》提出,支持企业以工程建设、设备制造、技术支持和国家银行贷款等多元化方式参与国际项目竞争。

      邓林涛告诉记者,如果没有国内核电运营企业拿到国外项目作为依托,由于技术路线以及经济利益等原因,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企业很难把设备卖给国外核电运营商。

      业内人士认为,《方案》对核电企业出海提供了方向性指导,具有重要意义。但战略的具体实施仍需业内进行多方研讨,通过对内部条件、外部条件、未来发展、战略延续性等做出综合判断,确定整体规划。

合作融合走出去须长远规划

      据了解,全球有不少国家在计划发展核电,并对我国核电技术抱有浓厚兴趣,占领这些新兴市场,对于我国核电发展意义重大。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我国核电企业应形成合力角逐国际核电市场。但也有声音认为,角逐国际市场应主要靠企业各显神通,只有适应国际市场需求才会取得进展。

      核电专家叶奇蓁认为,我国核电“走出去”本该有优势,我国在核电站工程造价和人工成本方面价格相对较低,而且有丰富的核电运营经验,但多条技术路线并存,使我国核电企业在国际市场缺乏合力。

      而在业内热议之中,1月15日,由中核集团、国核技、中广核三家核电企业联合发起,核电技术开发、工程建设、运营管理、装备制造、工程咨询以及相关金融机构等14家单位参加,成立了中国核电技术装备“走出去”产业联盟(以下简称“联盟”)。

      “‘联盟’的成立在形式上为我国核电企业抱团出海提供了合作机制,虽然其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核电行业分析师刘晓军对记者表示,“核电是一种政策性很强的产业,国际核电市场不仅是技术与资金的竞争,更是综合实力的比拼,‘联盟’有助于联合各方资源,也有助于政府统一指导。”刘晓军对记者表示,走出去战略是一个系统工程,目前我国核电技术是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使我国具有了参与国际核电市场的入场券。但要成为国际核电市场巨鳄,还需在技术上获得领先,而四代核电研发方面是着力点。

      据了解,在GIF(第四代核能国家论坛)初步确定的四代堆型中,我国在高温气冷堆、带燃料循环快堆项目上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董玉杰告诉记者,目前我国的高温气冷堆技术处于国际前列,正在建设的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石岛湾核电站)是国内外第一座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但目前并不能体现经济效益,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经济效益需在实现了产业化时才能得到充分体现。”董玉杰告诉记者。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国际核电市场主要是三代核电的战场,但如果我国的四代核电研发进展顺利,随着时间推移将很有希望获得技术上的优势,届时我国核电企业将在国际核电市场中更加从容。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