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核安全宣言彰显中国形象

核安全宣言彰显中国形象

来源: 《解放军报》 发布日期:2012-04-01

      3月2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首尔核安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深化合作提高核安全水平》的讲话,就如何在新形势下增进核安全提出了 四点主张。胡主席的讲话是中国最新发出的核安全宣言,总结了中国核安全领域的积极作为,描绘了核安全领域的“中国模式”,展现了中国智慧,提升了中国负责 任大国的形象,赢得了国际舆论的一致好评。

      树立一种理念,将普遍核安全置于和平与发展的基点之上。1945年,广岛、长崎的核 轰炸以瞬间毁灭的悲剧性事实将人类强制性地推进到了核时代。随后,核武器成为大国博弈的重要筹码,核军备竞赛的梦魇席卷全球。为此,核技术的开发运用呈现 出了“畸形发展”之势,即其杀伤和毁灭功能在军事领域发挥得淋漓尽致,而其民用效能和潜力却得不到足够的正视和开发。中国虽然拥有核武器,却长期以来保持 “最小核威慑能力”,第一个正式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并主张全面、彻底、干净、坚决地禁止和销毁核武器,这一行为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弱化核技术的武器功 能,倡导和平利用核能的理念。去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严重核泄漏事故,致使国际社会“谈核色变”,一些国家甚至暂停了本国核电发展计划。然而,在能源短 缺、全球变暖、注重低碳清洁能源的大背景下,核能在保障能源安全、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能无限夸大核能安全风险,致使“因噎废食”。 胡主席的讲话,将和平与发展作为实现核安全的逻辑起点,主张坚持科学理性的核安全理念,增强核能发展信心。这就是在倡导从促进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文明的 可持续发展的高度上,推动核能的安全、可持续发展,实现对核能的全面和平利用。

      呼唤一种能力,将普遍核安全落实在国内配套措施 保障上。核电工业有句俗话,一个地方的核事故就是任何地方的核事故。在全球已有30个国家使用核电、核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14%的今天,核安全已经成为 一个国际性的问题。为了避免地区核事故演变为全球性核灾难,核国家必须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强化核安全能力建设。基于此,胡主席在讲话中,强调要从制度、机 制、技术和人力资源等方面着手,为核安全建立配套有效的保障体系。这些措施很大程度上是中国在核安全领域积极作为的经验总结,是中国智慧外化为世界意志的 又一次例证,旨在为各国核安全能力建设提供有力抓手。

      强化一种途径,将普遍核安全与国际交流合作挂钩。俄罗斯核安全领域专家索 特尼科夫曾说过,核安全没有国界,国际社会应以集体方式追求核安全,“我们同处于一艘船上”。因此,国家间的通力合作与交流是实现普遍核安全的必要途径。 胡主席在讲话中,从推广核安全标准和规范、分享核安全先进经验和做法、提供核安全援助等3个方面,为国际核安全合作指明了方向。需要说明的是,前两点实质 上是对福岛核泄露暴露出的全球核电安全管理机制缺陷进行的正面回应;而后者则是基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核技术安全水平存在差距的现实提出的理性建 议。

      倡导一个原则,将普遍核安全与新安全观对接。近年来,国际军控与核裁军虽有进展,但防核扩散形势依然严峻,核材料流失风险 与核恐怖主义威胁有增无减。究其根源,美国等核大国推行的霸权主义政策难辞其咎。它们拒绝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动辄对中小国家使用武力,导致非核国 家产生了不安全感,一些国家被迫发展自己的“撒手锏”,倒向了核选择。这种霸权主义政策对全球防核扩散的负面效应不容忽视。针对霸权国家行为准则的先天缺 陷,胡主席在讲话中提出了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思想,主张通过推广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为加强核安全营造有利的国际环境。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