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际核讯  > 美国核电厂日前启动乏燃料贮存方式的转换工作

美国核电厂日前启动乏燃料贮存方式的转换工作

来源: 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1-07-12

  位于美国伊利诺斯州北部的拉萨尔(LaSalle)核电厂日前启动了乏燃料贮存方式的转换工作,由湿法贮存转为干法贮存,将乏燃料转移至充满惰性气体的干桶中,然后再将干桶装入另一个容器中,放置于室外的混凝土基座上,直至找到合适的核废料处置场所。

  日本核灾难引起了美国民众对核电厂乏燃料池脆弱性的关注。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的乏燃料池储存量往往超出福岛第一核电厂,科学家认为,这将增大火灾风险,易受恐怖分子袭击。

  美国国会一些议员认为,干桶能够抵御地震和飞机撞击,没有移动部件,而且也无需电力,进而呼吁迅速将乏燃料从池中转移至干桶贮存。马萨诸塞州众议员爱德华·马基(Edward J. Markey)主张应该更多依赖干桶,他说:“我们不应该坐等一场美国核灾难,才来促使美国加强其核安全措施。”但是,业内专家指出,将乏燃料转移至干桶的过程同样也存在风险,其中难免发生人为错误。一场针对核废料处置的争论正在美国展开。

  由于“核电避林”(别在我家后院,not-in-my-backyard)运动的影响,美国核工业诞生半个世纪以来,始终缺少一个专门的核废料贮存场所。1987年,国会指定位于内华达州尤卡山作为美国核废料处置场,但随着政治环境的变化,奥巴马政府在2009年取消了该项目。

  今年3月份,地震和海啸导致福岛第一核电厂的堆芯熔毁,反应堆释放的氢气发生爆炸,将乏燃料池的屏蔽装置摧毁,让乏燃料池暴露在空气中。美国核管理委员会面临着巨大压力,民众要求其解释美国乏燃料池风险状况。

  核管理委员会主席格雷戈里·贾茨科(Gregory B. Jaczko)认为,乏燃料池和干桶的安全性都是相对的,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很小。但曾担任能源部资深顾问的核专家罗伯特·阿尔瓦雷斯(Robert Alvarez)指出,与乏燃料池不同,干桶在日本地震和海啸中躲过一劫,他说:“干桶之所以没有得到太大关注,是因为它们没有发生问题。”

  除美国和日本之外,其他国家也在广泛使用干桶,德国专门为干桶设计了防止飞机撞击的保护装置。美国田纳西流域管理局表示会研究将更多乏燃料转移至干桶。但到目前为止,美国其他核电运营商还没有表示要跟进。阿尔瓦雷斯表示,将美国所有贮存在乏燃料池的乏燃料转移至干桶至少需要5年时间,耗资70亿美元。(1美元约合6.47元人民币)

  自上个世纪60年代,核电厂产生的乏燃料将会在乏燃料池中冷却数年,之后被运至处理工厂,提炼其中的铀和钚。虽然美国和法国开展了一些乏燃料回收工作,但因为铀和钚是制造核弹的原料,美国政府担心乏燃料提纯会催生全球性的钚交易,因此停止了乏燃料回收。

  美国一些核电厂虽然也使用乏燃料桶,但仅限于在乏燃料池接近饱和的情况下。业内专家说,该政策应继续持续,以减小乏燃料转移所造成的风险。

  但一些核专家坚持认为,让乏燃料留在拥挤的乏燃料池中风险更大。2003年的一份报告指出,为了让燃料池贮存更多的乏燃料,美国核电厂更改了燃料池配置,但增加了火灾发生的风险。美国国家科学院2005年发布的报告表示,恐怖分子有可能对乏燃料池发动袭击,建议美国联邦监管机构对乏燃料转移至干桶展开评估,美国核管理委员会部分采纳了其建议。但阿尔瓦雷斯认为,核管理委员会推荐的防范措施不足以防止发生意外。

  在拉萨尔核电厂,干桶放置在混凝土基座上,其维护相对较为容易,而干桶制造商也对其行业前景表示乐观。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