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京医院陈珞珈院长讲述带着医疗队走进切尔诺贝利核电站
来源:人民网 发布日期:2011-04-29
4月26日,是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24周年的日子,本报专访了当时参与国际救援的中国医疗队带队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院长陈珞珈教授。他为我们讲述当年那个有传奇性的医疗故事。
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这一炸,不仅苏联傻了眼,整个欧洲都处于惊恐当中。”陈珞珈告诉记者,核电站爆炸对身体健康的影响短则10年,长则70多年。事故发生后,白俄罗斯政府请求中国提供国际主义的传统医药援助。经国务院决定给予帮助,由时任医政司副司长陈珞珈具体负责,与卫生部、核工业部一起组织国际医疗队赶赴灾区。
陈珞珈回忆,派出医疗队前,三个部门的司长特意赶到白俄罗斯进行了实地考察。当汽车行至事故现场的隔离区外20公里处时,他们被要求脱光身上所有的衣服,换上疫区的防护服和面具。“当时,我也很恐惧!那可是疫区啊!”情况比陈珞珈想象的还要糟糕,“那就是一座死城,什么都没有。”
回国后,一个月时间,医疗队就准备了几个火车皮的中药。随后,三个部委紧急部署,一支由12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92年春天奔赴疫区,队里有中医、中西医结合与核医学专家,开始了为期两年的国际主义援助。
医疗队驻扎在了首都的一家医院中,很快开始了接诊。遗憾的是,中医药的方法,一开始并未得到患者的认可。陈珞珈说,很多患者都说中药很苦、针灸很痛,他们不愿接受。但医生们耐心地劝导大家,忍一忍,试一试。“大约经过了一两个月,中医改善症状的方法,有了效果。患者们一传十,十传百,很多人开始接受了中医治疗。”
在所有患者中,最让陈珞珈揪心的是那些受核污染,患上甲状腺疾病的孩子们。“当地很多的孩子,脖子上都有两个刀疤。为的是避免甲状腺恶变致癌转移到其他器官,所以都把核污染首先破坏的甲状腺切掉了。每天排队看病的孩子很多,到了中午休息时间,他们不哭也不闹,都静静地坐在外面长椅上,等着我们给他们开药。”有一次,医生递过去的药片不小心掉了一颗,孩子赶紧捡起来放到了自己的药袋里。“他们很珍惜咱们的中药。”陈珞珈感叹道。
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当地人开始信任中医。一年后,白俄罗斯政府极力邀请中国医疗队再多留一年。盛情难却,中国出于人道主义精神,经政府批准,又重新选拔了一批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继续医疗救援。中国医疗队,在白俄罗斯进行了两年的救援,也让中医在这里悄然生根。临走前,也留下了所有的饮片和中成药,并用俄文标出每种药的用法、用量,包成协定处方。
如今这次救援已过去了20多年,但当时很多患者还和医生保持着联系。每每看到切尔诺贝利的媒体报道,陈珞珈都会很激动。在这次核事故24周年之际,陈珞珈希望,人们能管理好核能这一技术,让悲剧不再发生。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 意见反馈 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