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2月15日,我国自主设计的秦山一期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首次并网发电。它的建成投产,实现了我国大陆核电“零”的突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自主设计建造核电站的国家——这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核工业在自主
创新中发展壮大的一个经典瞬间。30年来,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以秦山核电基地建设为起点,立足自主创新,在核电设计、建设、管理、运行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使我国核电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
跨越:从零的突破到“四个自主”
“以秦山核电站的建成为标志,中国的核工业转向为国民经济服务,中国开始走上了发展核电的历程。”中核集团公司总经理康日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从1991年12月15日并网发电到2008年8月,秦山一期核电站已安全运行17年,累计发电325.0488亿千瓦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我国核电事业发展积累了经验,培养了人才,打下了基础。
2002年4月,秦山二期核电站建成投产,这是我国第一座“自主设计、自主建设、自主管理、自主运营”的商用核电站,标志着我国建设核电站由原型堆向大型商用核电站的跨越。
秦山核电二期工程立足于自主创新,独立自主地完成了全部设计及分析工作,其中包括可行性研究、总体设计、初步设计和施工设计,涵盖了近100个子项,330个系统,5000余份技术文件,70000余张图纸。在自主建造方面,秦山二期通过设计咨询、科研试验、技术转让等合作方式,20多万台设备实现55%的国产化,55台关键设备通过技术创新实现国产化。压力容器、反应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稳压器、大型核电站汽轮发电机等核心设备首次实现了国产化。
秦山核电基地是中核集团以自主创新不断实现跨越的缩影。经过多年的发展,中核集团取得了骄人成绩:2003年实现补前盈利,彻底扭转了核工业长达13年的亏损局面。截至2007年底,中核集团总资产达到1417亿元,实现销售收入271亿元,实现利润总额26亿元。
超越:中国人自己的8兆瓦
一部中国核电发展的历史,是一部自主创新、实现中国核电自主化的历史。被人们传为佳话的“8兆瓦”,就是秦山三期自主创新的生动体现。
秦山三核汽轮机机组由国外厂商设计制造,原设计额定功率为728兆瓦,商业运行时性能考核实验值为720.6兆瓦。国外供应商在电厂商运后的三年内组织大量人力物力,实施了多项改造,但并未取得明显效果,最终放弃,并按照合同规定赔付秦山三核2400万美元。
秦山三核的专家们不信这个邪!在确保机组安全的基础上,秦山三核成立了重点科技攻关专项组,进行科技攻关。
“提升这8个兆瓦的功率必然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这些代价中最大的就是试验要承担相应的风险。”对其中的难度和风险,专项组组长张振华非常清楚,但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在一份又一份的试验申请书上坚定地签下名字。
专项组经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最终形成一套独具创新的总体改造方案,成功对电站两台机组汽轮发电机组出力分别提升8兆瓦。这8兆瓦的意义在哪里?如果按85%的负荷因子计算,在几乎不需任何投入、不增加运行成本的情况下,每年可增加发电量6000万千瓦时,增加效益2700万元人民币。按核电站寿期40年计算,一台机组将增加发电量24亿千瓦时!
支撑:人才与文化提升核心竞争力
自1999年中核集团成立以来,涌现出一大批著名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目前中核集团拥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共19人,一支年轻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已经成为核科技工业的中坚力量。
记者11月1日在秦山核电站采访时,就碰到这样一批特殊的人——中国大陆首批核电操纵员。如今,这35名首批核电操纵员除部分退休外,大都成为各自岗位的中坚力量。
作为中国核电事业的“人才基地”,从建立之初起,秦山核电站就肩负着为中国核电事业培养人才的重任。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秦山一期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理论培训、岗位培养和合理吸纳新员工逐步建立起良好的人才梯队结构。
为了提升中核集团的核心竞争力,他们不仅重视人才队伍建设,而且重视安全文化建设。以秦山三期为例,在数十年的发展中,秦山三期形成了以核安全文化为核心的、与生产经营管理互相渗透并良性互动的三核文化,为引领员工进步和公司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对此,秦山第三核电有限公司总经理魏国良说:“三核文化,是三核人在十年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的奋斗历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已成为推动公司安全发电、经营管理、科学发展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