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国之重器”新年取得新突破
来源: 央视新闻
发布日期:2025-02-12
新春伊始,位于东北老工业基地齐齐哈尔的中国一重已经开始忙活起来了。20多米高的锻烧炉熊熊燃烧,一个重达700吨级的核电装备出炉了。一起跟随总台央视记者去现场感受一下这个“国之重器”。
在重大装备的锻造车间,此刻虽然窗外是零下二三十摄氏度的刺骨寒风,但是车间里却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在记者身后,全球最大的量产钢锭锻件正缓缓出炉,它的温度达到1200多摄氏度,隔着二三十米记者都能感受到它滚滚的热浪,它主要是用于制造核电机组最关键的部件转子,这也是他们今年第一个出炉的核电转子铸件。

这个庞然大物相当于170头大象的重量,它的制造难点在于整体锻造。它所需要的钢锭最大、毛坯重量最大、截面尺寸最大,核心技术要求十分严格。就好比10平方米的房间,不允许存在小米粒那么大的缺陷。仅锻造前的加热环节就需要1200多摄氏度的高温烧上3天,出炉后还要经受15000吨级的巨型锻压机像揉面一样反复锻压,确保内外材料的致密性等性能指标达到要求。

中国一重铸锻钢事业部铸造工艺室主任王利忠称:“它的大不仅体现在重量和形状上的大,它更重要的是体现在内部质量上。就像我们揉面团,从里到外揉成均匀一致的材料是比较困难的。现在中国一重已经完全掌握了这项技术。”

如此巨型的核电装备,目前世界上只有两家企业能够生产,关键技术的突破也迎来了市场的认可。
中国一重集团生产管理部长葛树义称:“这一产品目前是供不应求,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7年。新的一年我们在手订单十分饱满,春节期间24小时不停工,连续生产作业。2月份以来,我们已经累计生产锻件超过3000吨,又创历史新高。”

通过管理提升和工艺优化,产品锻造周期从原来45天缩短到30天左右,效率提升30%,成本也大幅降低。

葛树义称:“我手里的就是转子的微缩模型,转子加工完以后就像这个形状。我们机床上正在加工的是毛坯,转到这里进行粗加工。这个产品的加工能力现在是一年能够形成8只,这在全球也是最高的。”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