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国家电投“大型先进压水堆非能动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国家电投“大型先进压水堆非能动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来源: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发布日期:2024-06-26

640.png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自1999年党和国家对科技奖励制度实行重大改革以来,这是首次由党中央、国务院共同授予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电投上海核工院牵头完成的项目“大型先进压水堆非能动安全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项目第一完成人、压水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总师、“国和一号”总设计师、国家电投首席科学家郑明光和项目第四完成人、压水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技术副总师严锦泉作为获奖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

640.png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是党的二十大明确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型先进核电是实现中国“3060”目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支撑。


项目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大型先进压水堆专项,攻克了高功率堆芯冷却难、高衰变热熔融物堆内滞留难、高放核素高温高压安全壳内包容难等三大科学与工程难题,开发了严苛事故下高功率堆芯非能动冷却技术,攻克了极端情况下堆芯烧毁后的熔融物堆内滞留技术,发明了高温高压下能够包容放射性的安全壳制造和温压控制技术,突破了全球非能动安全技术能力的认知,为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和一号”三代核电解决了关键技术问题。“国和一号”单堆电功率超过1500兆瓦,可从设计上消除大规模放射性释放的可能性,有效控制未来核电规模化发展的安全风险。


项目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创建了国际领先的三代核电非能动安全设计技术体系与建造标准,由中国核能行业协会组织的院士专家鉴定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已于2016年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国家核安全局审评。项目成果已应用于“国和一号”示范工程、广东廉江、山东海阳、浙江三门等4个项目的8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超过1000万千瓦,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贡献清洁电力超过850亿千瓦时,每年减少碳排放约6400万吨,相当于种植阔叶林约17.6万公顷,可创造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640.png

▲国和一号示范工程效果图


本次获奖项目源自压水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三代核电自主化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标志性成果——“国和一号”。自2008年“国和一号”研发工作启动以来,国内科研院所、装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等700余家单位、3万余名科研人员参与研发、设备制造及工程建设,成功填补了我国核电产业多项技术和工艺空白。据统计,“国和一号”研发过程中,形成知识产权成果1.4万余项,形成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新软件等2000余项。截至2023年底,“国和一号”已实现整机100%国产化能力,有力支撑了核电“走出去”战略。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堪称近20年授奖最少、难度最大的一届,三大奖通用项目共计申报1240项,最终获奖200项,整体获奖率仅为16.4%。


2023年国家科学技术奖着重突出国家战略导向,坚持“四个面向”,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并作出创造性贡献作为提名、评审及获奖的重要原则。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是对国家电投科技创新工作的肯定和激励,更是鼓舞和鞭策,国家电投将继续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以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发展,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