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首      页 核电新闻 政策法规 聚焦核电 核电站一览 国产化 核电技术 招标信息 专家点评 人物风采 核电视频 技术论文 供应信息 核 安 全 后端处理 工程图片 走进核电 供应商名录 核科普 会议会展 合作交流 政经要闻 网上展台 核电图书 企业招聘 求购信息
您的位置: 中国核电信息网  >  国内核讯  > 核电复兴能走多远?

核电复兴能走多远?

来源: 中国能源报 发布日期:2009-12-02

      随着英国核电计划的揭幕,全球范围内的核电复兴正式迈入高潮。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核电初次获青睐时,遭遇环保组织反对呼声一片的状况不同的是,这一次,核电似乎受到了全民的热捧。气候变化的严峻局势迫使人们不得不换一个角度看问题。        

      目前全世界都在高度关注美国气候法案在两院未决的命运,因为它将决定美国未来数年,甚至更长的一个时间段里对气候变化所采取的立场。该法案针对减排提出了几点建议,其中就包括要在美国境内新建一批核电厂,并通过优惠的联邦税费措施和贷款担保,保证建设的资金来源。此时距离美国上一座核电站竣工,已经过去了13年。但是放眼世界,迫于减排压力而转向发展低碳排核电的国家比比皆是。全球正掀起一场前所未有的核电热潮。

      从中国到巴西,全球有53座在建的核电站。连波兰、阿联酋和印尼这样的无核国家也开始着手发展民用核设施。据统计,目前动工的核电项目数量比5年前翻了一番。2009年注定是核电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年份。

      先是2月份,瑞典政府高调宣布重启核电计划。受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影响,该国自1980年全民公投对核电判了死刑之后,核电计划就被束之高阁。到了7月份,西班牙左翼政府也下令延长其境内最老的一座核电厂4年的寿命,而不是像竞选时承诺的那样,一上台立刻封杀核电。这个决定无疑为今后其他核电厂延长寿命的做法开启了先例。紧接着8月底,法国正式敲定与邻国意大利关于帮助后者修建至少4座核反应堆的合同,预计首座核电厂2020年能够投产。

      俄欧能源供应危机令核电吃香

      实际上,高度重视环保的欧洲早在数年前其反核立场就出现了松动。

      由于国内能源供应不足,2/3能源靠进口的芬兰成了切尔诺贝利事故之后第一个宣布修建更多核电厂的西欧国家。芬兰建造第五座核电站的原因是想摆脱对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甚至是电力的高度依赖。

      欧洲原子论坛的总干事圣地亚哥·桑·安东尼奥注意到,上世纪90年代,核电产业几乎完全陷于停滞,高校核电专业的课堂上甚至空无一人。“然而这两年,核电悄然在欧洲复活。‘核能’曾是很多国家政府忌讳的词汇,但现在事情有了转机。” 桑·安东尼奥说。现阶段,欧洲电力供应的14%来自核电。欧盟委员会预测,未来核电在电力消费中的比例会轻微下滑,到2020年将占总量的11%。而桑·安东尼奥的想法正好相反,他认为这个比例会上升至30%,甚至是40%。

      尽管核电造价高和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一直有待解决,但核电仍然是欧盟能源战略的重点议题,因为俄罗斯在保证欧洲能源安全上“很不负责任”。“欧盟应该像上世纪六、七、八十年代那样扶持核电。”一位来自波兰的外交官员表示,他称欧洲在俄乌天然气危机中被挟为“人质”的经历不能重演。美国西屋电气高管丹·李普曼也承认核能重新开始吃香确实是因供气缺口所致。“这一切的一切都拜俄罗斯所赐。”

      实用主义哲学奏效

      与以往不一样的是,部分环保人士非但没有给核电建设热潮泼冷水,反而张开双臂表示欢迎。几年前,当绿色和平组织的分支对北海附近修建一座核电厂的计划口诛笔伐,大呼核反应堆的危险性的时候,汀戴是这批人中的旗手。时任绿色和平组织英国办事处主任的他,对当时的情形记忆犹新:他就站在位于伦敦东边的核电厂外面,费劲地向各个电视台的记者历数核电的罪状。

      英国的核电建设从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之后就陷于停滞。但是现在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英国又准备重启核电发展,汀戴就是转而支持核电的环保人士之一。“核废料和气候变暖,到底谁才是更大的祸患,这确实是个问题。”汀戴说。“不过现在没什么好比较的了。气候变暖才是最大的威胁,而核能是应对方法的一部分。”

      美国主要环保组织的态度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弯,积极推动气候法案在国会的通过。一份环保机构的研究报告表明,如果气候法案最终生效,到2050年,美国的核电发电规模将是现在的两倍还多。毋庸置疑的是,还是有为数众多的环保组织反对核电,比如绿色和平组织,就反对美国的气候法案。而包括著名的山岳协会(Sierra Club)在内的支持法案的组织坦言,它们这么做是因为气候法案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同样有促进作用。它们并没有说核能本身是气候变暖的解决办法。“我们始终站在反核的立场之上。”位于美国华盛顿的山岳协会中全球变暖和能源事务的负责人大卫·汉弥尔顿表示。“但你必须承认,核能只是环境问题中一个很小的隐患。”

      美国环保协会气候事务的负责人史蒂夫·寇克朗将环保阵营中产生的分裂归咎于新“实用主义”哲学的诞生。“我觉得你可以把这种现象称为‘有保留’地接受。”他说。“如果我们是真的想应对气候变化,就应该考虑各种可能的方案,而不是简单、粗暴地将某种选择排除在外。”寇克朗进一步表示。“我们可能不喜欢这样,但这就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

      有观察人士指出,这种立场有很明显的前后转变。“由于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越来越紧迫,大部分环保组织在反核的行动中都逐渐趋于保守,而且几乎所有人都开始从另一个视角审视我们的内部政策。”英国地球之友负责气候变化事务的主任麦克·乔德斯称。“我们决定不在正式场合声援核电,这主要是考虑到支持核电的利益集团势力已经够强大了。不过我们今后也不会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反对核电上面了。”

      核电未来繁荣仍存变数

      然而阻扰核能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尤其是核电居高不下的高昂造价。芬兰和法国在建的第三代核电厂均耗资数十亿美元,已经超出预算,而且还严重超期,甚至影响到政府对今后的核电厂建设的热情。由于价格太高,核电企业即使是在有政府扶持的基础上,也很难筹集充足的资金保证项目顺利进行。

      包括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在内的杰出环保人士,都对核电的前途表示怀疑,因为核电厂的造价实在太高,而且还伴随核扩散的隐患。其他正在修建首座核电站的国家很可能会从欧洲和美国的黑市上购买核燃料,而不是富化自己的铀料。

      “我认为,核废料和运营中的安全问题是可以解决的,但是造价过高和扩散危机始终是个大问题。”戈尔在11月份给《华盛顿邮报》撰写的社论中称。“我并不是要反核,但目前这一代核反应堆的造价实在是太高了。”英国能源大臣米利班德近日也表示,政府不会补贴核能,因为英国的目标是“让纳税人用最少的代价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芬兰的 Olkiluoto 3反应堆严重超资,更加重了这种隐忧。另外原油和天然气价格的持续走低,也降低了核电的吸引力。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核电事务负责人强卡罗·阿奎兰蒂同意化石燃料走低会降低核电发展预期的说法,但同时提醒说:“你不能只看眼前,应该看60年后,这正好是一座反应堆的使用寿命。”

      中、东欧国家入盟也带动了整个欧盟向挺核立场转变的趋势。因为该地区的大多数国家,例如立陶宛、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甚至是保加利亚都存有良好的核电设施,而且在这些国家,反核的呼声要比他们的西欧邻居要小得多。

      不过算上审批程序,核电建设周期往往长达上十年,这中间还是存在不少变数。跟以往的核电建设热潮一样,还是有不少项目始终是纸上谈兵,从未真正动工。

我来说两句
网名: 您的联系方式: (电话,手机)
验证码:
查看评论(0)
网友评论请注意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中国核电信息网拥有管理留言的一切权利。

您在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发表的言论,中国核电信息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中国核电信息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如您对管理有意见请用意见反馈向网站管理员反映。